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流体剪切力影响导管纤维鞘及内膜增生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04-17 04:49
  研究背景:目前,隧道型透析导管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血管通路形式。导管尽管有一些优点,但缺点也不容小视。导管周围的纤维鞘形成是导管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同时导管置入血管后,会发生血管狭窄,继而导致导管血流不畅,诱发血栓形成。这些狭窄形成的机制也与静脉内壁损伤有关,与血栓形成的机制类似。但目前缺乏病人的大规模尸检报告,也无法进行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尽管在近50年中,有关导管的科技更新飞速发展,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功能不良,感染和血栓形成仍未能彻底解决。研究目的:隧道型导管置入血管后产生的血流剪切力会对血管内膜造成冲击,是否会影响导管周围纤维鞘形成及内膜增生尚无定论。有研究发现在血管内膜增生中,小窝蛋白(Caveolin)在感受血流剪切力介导血管内膜增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血流剪切力通过Caveolin影响导管置入血管后的纤维鞘形成及内膜增生的生物学改变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方法:1建立实验犬隧道型导管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其中实验组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两组,一组观察2周,一组观察4周,每组各10只。实验组置入导管后每周进行三次体外循环,在规定时间处死。之后将导管...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血液透析隧道型导管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试剂与设备
        1.1.2 动物模型建立
        1.1.3 置管后血液循环
        1.1.4 置管后观察及标本留取与测定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导管置入血管后不同部位纤维鞘形成有差异
        1.2.2 导管置入血管后不同部位血管内膜增生有差异
        1.2.3 导管置入血管后不同部位的平滑肌增生迁移存在差异
        1.2.4 导管置入血管后不同部位的Caveolin的表达存在差异
    1.3 讨论
        1.3.1 隧道型导管纤维鞘形成机制及特性
        1.3.2 隧道型导管置入血管后的内膜增生变化
    1.4 小结
    附图
二、隧道型导管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建立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2.1.2 留置隧道型导管模型的建立
        2.1.3 边界条件及计算模型的选择
    2.2 结果
        2.2.1 留置导管不同部位之间的剪切力存在差异
        2.2.2 留置导管不同部位的血流方向存在差异
    2.3 讨论
        2.3.1 血液的流体力学特性
        2.3.2 血液的流体力学研究方法
        2.3.3 血管内皮细胞与剪切力
    2.4 小结
    附图
三、剪切力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机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SMA和ERK蛋白表达情况
        3.2.2 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SMA和ERK mRNA表达情况
    3.3 讨论
        3.3.1 内皮细胞感受血流剪切力的分子机制
        3.3.2 内皮细胞受到血流剪切力作用后的形态改变及下游分子机制
        3.3.3 Caveolin在内皮细胞感受血流剪切力中的作用
    3.4 小结
    附图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4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14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