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助产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15:05
目的调查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助产士共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的12个省份,便利抽取52所不同级别医院,并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抽取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共情疲劳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489份问卷,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调查对象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为共情满意(31.64±6.47)分、职业倦怠(27.87±5.01)分、继发性创伤应激(26.21±5.70)分,其中82.6%的助产士为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社会支持水平总得分(37.93±6.44)分,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子女情况、地区、是否喜欢工作氛围、经历分娩创伤事件次数、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程度对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有影响(P<0.05)。结论助产士的共情疲劳程度较重,社会支持水平低、睡眠质量差、工作氛围不和谐、离异或有婴幼儿的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严重,西部地区及二级、三级医院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
【文章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1.2.2 共情疲劳量表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助产士共情疲劳及社会支持水平得分
2.3 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助产士共情疲劳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重
3.2 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二级、三级医院及西部地区助产士的共情疲劳程度较高
3.2.2 助产士经历分娩创伤性事件次数越多,共情疲劳的程度越严重
3.2.3 社会支持水平低、工作氛围不和谐、有婴幼儿的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严重
3.2.4 睡眠质量差是助产士共情疲劳的风险因素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分娩创伤的研究进展[J]. 代玲,曾铁英,袁梦梅,吴梅利洋,彭超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9(02)
[2]我国西部地区产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J]. 丁婷婷,罗碧如.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4)
[3]肿瘤内科护士共情疲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谢莹莹,曹姗姗,王艾红,秦晶,尹安春. 护理学报. 2018(21)
[4]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田梅梅,范霖,施雁,韦小梅,江会,吴燕,顾海燕,陈玲玲,周瑾.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1)
[5]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田凤娥,陈霞,米长爱,陈湘军,蒋语,王冬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7(06)
[6]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 陈华英,王卫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3(04)
[7]不良分娩创伤并发精神障碍产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陈春宁,谭淑卓,陈立芹,黄静.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1)
[8]《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肖水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02)
硕士论文
[1]四川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 马伟光.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7781
【文章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1.2.2 共情疲劳量表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助产士共情疲劳及社会支持水平得分
2.3 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助产士共情疲劳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重
3.2 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二级、三级医院及西部地区助产士的共情疲劳程度较高
3.2.2 助产士经历分娩创伤性事件次数越多,共情疲劳的程度越严重
3.2.3 社会支持水平低、工作氛围不和谐、有婴幼儿的助产士共情疲劳程度较严重
3.2.4 睡眠质量差是助产士共情疲劳的风险因素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分娩创伤的研究进展[J]. 代玲,曾铁英,袁梦梅,吴梅利洋,彭超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9(02)
[2]我国西部地区产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J]. 丁婷婷,罗碧如.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4)
[3]肿瘤内科护士共情疲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谢莹莹,曹姗姗,王艾红,秦晶,尹安春. 护理学报. 2018(21)
[4]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田梅梅,范霖,施雁,韦小梅,江会,吴燕,顾海燕,陈玲玲,周瑾.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1)
[5]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田凤娥,陈霞,米长爱,陈湘军,蒋语,王冬华. 中华护理杂志. 2017(06)
[6]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 陈华英,王卫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3(04)
[7]不良分娩创伤并发精神障碍产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陈春宁,谭淑卓,陈立芹,黄静.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1)
[8]《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肖水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02)
硕士论文
[1]四川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研究[D]. 马伟光.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7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317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