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的判别及适宜吸引负压选择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1:12

  本文关键词: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的判别及适宜吸引负压选择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定量研究和分泌物流变学实验证明声门下滞留物和人工气道内痰液黏稠度的不同;应用新的声门下滞留物分度进行体外实验,探究不同黏稠度的声门下滞留物在不同压力下的吸引效率;探索临床上黏稠样滞留物间歇吸引的适宜压力,为临床实践中声门下适宜吸引负压的选择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别收集ICU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声门下滞留物和人工气道内痰液样品各60份,其中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各20份,Ⅰ°、Ⅱ°、Ⅲ°痰液各20份。测定各样品中Ca2+含量及p H值并进行分泌物流变学实验。第二部分:取新鲜猪气管(保留肺)63个,构建声门下吸引模型。收集162例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不同黏稠度声门下滞留物标本360份,每个标本6ml。在查阅文献和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声门下滞留物不同黏稠度选择不同负压,水样20mm Hg至70mm Hg、黏稠样70mm Hg至120mm Hg、凝胶样120mm Hg至170mm Hg,组间负压相差10mm Hg,进行体外声门下间歇吸引实验,观察其回收率和吸净时间。第三部分:选择ICU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且声门下滞留物分度为黏稠样的患者71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入A组80mm Hg,B组90mm Hg,C组100mm Hg,D组110mm Hg,E组120mm Hg,对患者行间歇声门下滞留物吸引。观察各压力下声门下滞留物的24小时引流量、残留量、吸净时间、呛咳发生次数、粘膜损伤情况及吸引前、吸引后1min、3min、5min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第一部分: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分别与对应Ⅰ°、Ⅱ°、Ⅲ°人工气道内痰液比较,不同分度声门下滞留物的Ca2+含量均低于对应痰液分度的Ca2+含量;不同分度声门下滞留物的p H值均高于对应痰液分度的p H值;不同分度声门下滞留物滑动时间均短于对应痰液分度的滑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体外实验显示:水样声门下滞留物在压力为60mm Hg时回收率最高,但与压力为40mm Hg时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净时间均控制在20s以内;黏稠样声门下滞留物在压力为120mm Hg时回收率最高,但与压力为110mm Hg时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净时间控制在30s以内;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在压力为160mm Hg时回收率最高,但与压力为150mm Hg时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净时间控制在30s左右。第三部分: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黏稠样声门下滞留物分别用5个压力组进行间歇吸引,在吸引量、残留量和吸净时间方面两两比较,D组和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呛咳发生次数方面,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粘膜损伤次数方面进行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压力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氧饱和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在吸引前后生命体征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声门下水样、黏稠样、凝胶样滞留物的黏稠度均低于对应人工气道内Ⅰ°、Ⅱ°、Ⅲ°痰液的黏稠度。2.在以新鲜猪气管构建的声门下吸引模型上,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分别使用40 mm Hg、110mm Hg、160 mm Hg的负压进行吸引,可以达到以最小负压取得最大程度回收率的效果。3.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且声门下滞留物为黏稠样的患者进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时,采用110mm Hg的负压进行间歇吸引,能保证患者的安全,达到吸引量最大化。
【关键词】:声门下滞留物 人工气道内痰液 黏稠度 吸引负压 吸引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概念界定12-13
  • 研究目的与内容13-17
  • 研究目的13
  • 研究内容13-14
  • 研究路线14-17
  • 第一部分 声门下滞留物与人工气道内痰液黏稠度的比较17-25
  • 材料与方法17-20
  • 结果20-23
  • 讨论23-25
  • 第二部分 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效率的体外实验研究25-33
  • 材料与方法25-27
  • 结果27-31
  • 讨论31-33
  • 第三部分 黏稠样声门下滞留物间歇吸引适宜负压的选择33-46
  • 材料与方法33-36
  • 结果36-44
  • 讨论44-46
  • 结论46-47
  •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3
  • 综述53-59
  • 参考文献57-59
  • 缩写词表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0-61
  • 附录一61-63
  • 附录二63-65
  • 附录三65-67
  • 致谢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莲芳;章凤;贾培艳;丁慧;贾杨阳;朱红娟;;间歇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廖清华;杨满青;李瑜明;刘英;;不同氧流量治疗急性肺损伤病人对痰液粘弹性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周丹丹;冯婕;白丹;;两种声门下吸引法对气道黏膜损伤的比较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9年12期

4 葛林;林梅;;生理性唾液研究及对人工唾液的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5 翟青新;丁小琼;哈惠馨;;猪喉及气管的解剖学观测[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7年02期

6 王佩;杨宝义;汪蓉;曹蕾;;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3年25期

7 罗祖金;詹庆元;;声门下滞留物引流的操作与临床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年05期

8 高永霞;;不同声门下吸引法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的判别及适宜吸引负压选择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36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