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3 22:39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中位数由52 min缩短至35.5 min(Z=-4.819,P<0.001);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中位数由87 min缩短至68.5 min(Z=-4.406,P<0.001);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Time,INT)中位数由33min缩短至14 min(Z=-6.922,P<0.001);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Time,IPT)中位数由73 min缩短至55 min(Z=-4.586,... 

【文章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2020,2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实验组
    1.3 研究工具
    1.4 评价指标
        1.4.1 救治效率指标
        1.4.2 救治效果指标
    1.5 资料收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救治效率比较
    2.3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可缩短患者的院内救治时间
    3.2 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3.3 进一步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及静脉溶栓率的建议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J]. 张萍,张婷婷,于龙娟,胡敏,李冬梅,甘丽芬,张玲娟,陈蕾,朱宣,张永巍,吴涛,邓本强,刘建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18(05)
[2]2018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解读[J]. 王岗,方邦江,于学忠,李志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04)
[3]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急诊绿色通道构建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08)
[4]基线NIHSS评分血管评估与脑梗死早期康复量表的相关性分析[J]. 刘秀贞,胡洁,马宝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08)
[5]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改良Rankin评分的应用现状[J]. 范玉华,姬晓昙,蓝琳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07)
[6]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韩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09)
[7]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 顾琴,张红,黄华,苏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13(04)



本文编号:3493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493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