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心理状况的纵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2:28
  目的1.调查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心理状况的纵向变化及趋势;2.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与配偶围生期心理状况的相关性;3.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4月~8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门诊建立孕产妇保健册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其配偶334对。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孕产妇及配偶基本资料调查表,结合妊娠相关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产妇围生期28周、32周、36周、产后一周四个时间点进行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水平的评估。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纵向变化。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产妇围生期28周、32周、36周、产后一周四个时间... 

【文章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
        1. 孕产妇及其配偶纳入标准
        2. 孕产妇及其配偶排除标准
        3. 脱落标准
        4. 样本量计算
    (三) 研究方法
        1. 理论基础
        2. 研究工具
        3. 研究方法
        4. 资料收集
        5. 统计分析
        6. 知情同意
        7. 质量控制
    (四) 研究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1. 研究设计方案
        2. 技术路线图
二、结果
    (一)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分析
    (二)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状况的纵向变化及趋势
    (三)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围生期焦虑、抑郁的关系
    (四)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五)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纵向变化及趋势
    (二)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三)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及配偶围生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四) 创新性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孕妇产前抑郁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张利卷,尹航,陈志红,汤观秀,雷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19)
[2]中国儿童抚养直接经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 李沛霖.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实阻碍及有效应对[J]. 王琳,刘俊玲.  理论界. 2016(09)
[4]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陈淑芳,张晨,陈焱,程蔚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5)
[5]围产期孕妇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J]. 王会民,邢恩鸿,张雅丽,邵雪斋,郭艳巍,袁晓明,曾德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 (06)
[6]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J]. 陆彩玲,贾孟春.  生殖医学杂志. 2015(11)
[7]护理健康教育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评价[J]. 贾姣元,商玲霞,倪静娜.  中国健康教育. 2015(08)
[8]“单独二孩”一年间[J]. 本刊综合.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5(02)
[9]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林美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16)
[10]初产妇产后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余艳芸,郝加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14)

硕士论文
[1]北京市丰台区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 彭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积极心理干预[D]. 唐丽娟.扬州大学 2016
[3]孕妇学校教育对孕产妇配偶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D]. 郭玉心.大连医科大学 2016
[4]聚焦解决模式对初产孕妇产前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D]. 刘芬.南华大学 2014
[5]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徐艳红.福建医科大学 2012
[6]产后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其心理干预效果研究[D]. 沈荣.山西医科大学 2011
[7]孕产妇心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吴程曦.第四军医大学 2011
[8]上海市产后抑郁现况调查[D]. 于津.复旦大学 2010
[9]高危孕妇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 刘静.中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51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