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2 15:5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本单位院前急救护士中随机选取6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制《工作内容应激程度调查表》对纳入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65名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18~65,平均(46.21±9.47),PCL-C评分>38的院前急救护士23名,占35.38%;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与工作应激程度、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扶持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院前急救工作年限、消极应对方式、工作场所暴力为影响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心理干预,提高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能力。
【文章来源】:临床护理杂志.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资料收集及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及现状
2.2 不同特征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的比较,表1
2.3 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内容应激程度、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PCL-C评分的相关性,表2
2.4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3
3 讨论
3.1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
3.2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影响因素
3.2.1 性别
3.2.2 院前急救工作年限
3.2.3 消极应对方式
3.2.4 工作场所暴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CU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发生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 鲍金雷,孙博伦,孙淑清,熊桂华.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03)
[2]正念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 徐慰,刘晓妍,安媛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2)
[3]护士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重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 罗红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04)
[4]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J]. 包正红,林晨,陈闯.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01)
[5]护士对不同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创伤应激障碍的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 曹梦如,贺海丽,武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22)
[6]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麻笑娇,陈丽丽,杨建丽,周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30)
[7]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J]. 方菁,王雅婷,肖水源,赵美,江慧,胡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8]肿瘤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共情疲劳的相关性研究[J]. 李惠艳,张丽敏,张欢,高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29)
[9]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J]. 韩瑜,金广超,孙继伟,刘聪聪,曹枫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26)
[10]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J]. 王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9)
本文编号:3622015
【文章来源】:临床护理杂志. 2020,19(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资料收集及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及现状
2.2 不同特征院前急救护士PCL-C评分的比较,表1
2.3 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内容应激程度、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PCL-C评分的相关性,表2
2.4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3
3 讨论
3.1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
3.2 院前急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影响因素
3.2.1 性别
3.2.2 院前急救工作年限
3.2.3 消极应对方式
3.2.4 工作场所暴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CU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发生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 鲍金雷,孙博伦,孙淑清,熊桂华.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03)
[2]正念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 徐慰,刘晓妍,安媛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2)
[3]护士主导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对重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 罗红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04)
[4]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J]. 包正红,林晨,陈闯.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01)
[5]护士对不同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创伤应激障碍的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 曹梦如,贺海丽,武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22)
[6]急诊护士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麻笑娇,陈丽丽,杨建丽,周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30)
[7]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J]. 方菁,王雅婷,肖水源,赵美,江慧,胡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5)
[8]肿瘤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共情疲劳的相关性研究[J]. 李惠艳,张丽敏,张欢,高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29)
[9]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J]. 韩瑜,金广超,孙继伟,刘聪聪,曹枫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26)
[10]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J]. 王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9)
本文编号:3622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6220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