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温度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11:51
目的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温度变化情况量化风险水平,探讨该指标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续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呼吸科ICU、急诊科ICU、CCU患者415例,获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数据,以及每日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以X-tile分析计算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结果骶尾部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该指标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为-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89.89%。当皮肤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以入院后第4、5天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3.44%),其发生风险是皮肤相对温差>-0.1℃时的6.63倍[HR=6.36,95%...
【文章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评价指标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不同时间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3 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最佳截断值及预测效果分析
2.4 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皮肤温度监测应用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警具有优势
3.2 骶尾部皮肤温度降低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
3.3 骶尾部皮肤温度监测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医院获得性压疮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J]. 杨婷,汪晖,尹世玉,胡凯利. 护理研究. 2019(06)
[2]经皮氧分压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早期压力性溃疡发生的诊断价值[J]. 于彬彬,宁华秀,陈晓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19)
[3]我国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的Meta分析[J]. 郭艳侠,梁珣,朱文,张玉红,朱慧芳,朱泽群. 中国护理管理. 2018(07)
[4]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J]. 成守珍,郜迎雪,郭志东,刘珂,伍淑文,黄天雯,张丽琼,李琼,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7)
[5]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刘艳,王丽娟,昂慧,李珍珍. 护理学杂志. 2018(04)
[6]国外压疮预防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廖尧,曾巧苗,曾雯. 中华护理教育. 2018(02)
[7]微环境与压力性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诗怡,赵体玉,乐霄,旷婉,余云红,李岩,赵快乐. 中华护理杂志. 2017(08)
[8]两种减压床垫预防心外ICU术后患者压疮的效果比较[J]. 王晓慧,江娇,魏媛媛,王孝艳,王希臻. 护理学杂志. 2016(04)
[9]应用Braden量表联合近红外光谱仪评估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研究[J]. 姜丽萍,张龙,陈丽莉,潘莹莹,崔飞飞. 中华护理杂志. 2014(08)
[10]ICU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 张慧,绳宇,周瑛,孟彦苓,鲁梅珊,郭海凌. 中国护理管理. 2014(07)
本文编号:3632846
【文章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20,55(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评价指标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不同时间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3 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最佳截断值及预测效果分析
2.4 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皮肤温度监测应用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警具有优势
3.2 骶尾部皮肤温度降低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
3.3 骶尾部皮肤温度监测对压力性损伤发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医院获得性压疮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J]. 杨婷,汪晖,尹世玉,胡凯利. 护理研究. 2019(06)
[2]经皮氧分压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早期压力性溃疡发生的诊断价值[J]. 于彬彬,宁华秀,陈晓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19)
[3]我国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医院获得性压疮现患率的Meta分析[J]. 郭艳侠,梁珣,朱文,张玉红,朱慧芳,朱泽群. 中国护理管理. 2018(07)
[4]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J]. 成守珍,郜迎雪,郭志东,刘珂,伍淑文,黄天雯,张丽琼,李琼,吴欣娟.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7)
[5]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刘艳,王丽娟,昂慧,李珍珍. 护理学杂志. 2018(04)
[6]国外压疮预防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廖尧,曾巧苗,曾雯. 中华护理教育. 2018(02)
[7]微环境与压力性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诗怡,赵体玉,乐霄,旷婉,余云红,李岩,赵快乐. 中华护理杂志. 2017(08)
[8]两种减压床垫预防心外ICU术后患者压疮的效果比较[J]. 王晓慧,江娇,魏媛媛,王孝艳,王希臻. 护理学杂志. 2016(04)
[9]应用Braden量表联合近红外光谱仪评估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研究[J]. 姜丽萍,张龙,陈丽莉,潘莹莹,崔飞飞. 中华护理杂志. 2014(08)
[10]ICU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分析[J]. 张慧,绳宇,周瑛,孟彦苓,鲁梅珊,郭海凌. 中国护理管理. 2014(07)
本文编号:3632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6328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