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1.描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 2.探讨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 3.构建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方法。 4.探讨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方法在allo-HSC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第一部分:描述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预处理前取得病人知情同意,完成基本资料的收集;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PG-SGA评定。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及第4周重复上述指标的测量与评定。同时收集患者预处理前及预处理开始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5周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指标。 第二部分: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从第一部分中选取8例allo-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参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通过专家咨询构建“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方法。以第一部分研究样本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8月~2013年11月在上述医院行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29例作为干预组的研究对象,接受“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方法,进行同对照组一致的各项指标的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的差异。 结果 1. allo-HSCT患者预处理开始后PAB水平呈上升趋势,至第2周上升至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体重和BMI预处理开始后4周内一直呈下降趋势。 2. PG-SGA评价结果显示,allo-HSCT患者预处理前已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33%,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及第4周营养不良比例升高,均为85.33%;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PG-SGA评分较预处理前升高,第4周较第2周评分有所下降,但未恢复到预处理前水平。33.3%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存在饮食问题,如:恶心、呕吐、便秘等;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有高达93.2%的患者存在饮食问题;第4周仍有75.8%的患者存在饮食问题。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移植方式、营养支持方式和处理期间是否使用激素对患者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PAB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越大PAB水平越低;同胞供者移植患者PAB水平最低,,单倍体移植患者PAB水平最高;单纯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患者PAB水平最高,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PAB水平最低;预处理期间使用激素的患者PAB水平较未使用激素的患者高。以预处理开始后第2周PAB水平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年龄、移植方式、营养支持方式、激素应用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患者第2周PAB水平的重要因素,可以解释患者第2周PAB水平11.3%的变异。疾病类型对患者预处理开始后第4周PAB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第4周PAB水平最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第4周PAB水平最低。其它单因素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4.通过对allo-HSCT期间患者的饮食体验和营养需求进行深入访谈,发现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的摄入受疾病治疗、患者个人因素以及支持系统三个层面的影响,其中支持系统包括照顾者、临床医务人员和临床营养支持环境三个方面。 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营养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患者各时间点PAB水平较调查组高,预处理期间体重的下降幅度较调查组小且PG-SGA分级营养良好者所占比例较调查组高。 结论 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营养不良的比例增高;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能够降低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的程度,对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状态 营养评估 营养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5
- 研究目的与内容15-17
- 第一部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调查研究17-29
- 对象与方法17-19
- 结果19-25
- 讨论25-29
- 第二部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摄入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29-36
- 对象与方法29-30
- 结果30-33
- 讨论33-36
- 第三部分 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方法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36-47
- 对象与方法36-39
- 结果39-42
- 讨论42-47
- 结论47-48
- 本研究的局限性48-49
- 创新性自我评价49-50
- 参考文献50-56
- 综述56-63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63-64
- 本课题受资助情况64-65
- 缩略词表65-66
- 附录 1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基本资料调查表66-67
- 附录 2 病人自评-主观全面(PG-SGA)营养评定量表67-70
- 附录 3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摄入情况访谈指引70-71
- 附录 4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摄入情况访谈记录表71-72
- 附录 5 “护士主导的综合营养干预”内容及流程72-73
- 附录 6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膳食指导手册(部分)73-74
- 附录 7 知情同意书74-79
- 致谢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勇;叶向红;李培;彭南海;;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的培养[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年04期
2 童燕敏;张佳思;;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6期
3 郭彩利,马小利,陈瑾;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营养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6期
4 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李玉玲;;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1期
5 景秀琛;张春梅;王海芳;李惠玲;薛小玲;;临床护士营养知信行水平现状调查与多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24期
6 姚雪婷;鲁力;郭松超;;我国医学生《临床营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黄晓屏;梁金清;李辉萍;;膳食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年07期
8 蒋道铭;;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23期
9 陈惜遂,应文娟,卢锡芝,刘元生,蔡应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张春玲;孙胜男;张春燕;黄雷;;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凤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态及营养干预效果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9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