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管理在上鼻塞式无创呼吸机的早产儿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集束化管理在上鼻塞式无创呼吸机的早产儿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上鼻塞式无创呼吸机的早产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即按照传统护理规范实施鼻塞式CPAP通气,研究组通过改进吸痰方式、加温湿化、液体敷料的使用,预防并减少早产儿CPAP通气导致鼻部红肿、破溃等并发症。观察并记录研究期间鼻塞式CPAP早产儿鼻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都共入选96例行鼻塞式CPAP通气的患儿。经SPSS软件分析后,结果显示:研究组在集束化护理管理下鼻塞CPAP通气模式中鼻部并发症、CPAP辅助通气时间、患儿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早产儿鼻塞式护理中具有优越性,通过改进吸痰方式、加温湿化、液体敷料使用,能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减少社会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产儿 鼻塞式CPAP 集束化 护理管理 鼻腔护理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7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英文缩略语9-10
- 前言10-12
- 文献综述12-17
- 1 鼻塞式CPAP通气模式应用现状12
- 2 集束化护理在CPAP中的应用12-17
- 2.1 选择合适的鼻塞和头套12-13
-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13-14
- 2.3 改进吸痰方式14-15
- 2.4 药物的使用15-16
- 2.5 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16
- 2.6 保证患儿舒适安静16-17
- 1 研究对象17-18
- 1.1 病例选择标准17
- 1.2 抽样方法17-18
- 2 研究内容18
- 3 研究方法18-20
- 3.1 研究前提18
- 3.2 具体方法18
- 3.3 环境要求18
- 3.4 观察皮肤情况18-19
- 3.5 湿化气道19
- 3.6 超声雾化吸入19
- 3.7 改进后吸痰方法19-20
- 3.8 饮食要求20
- 3.9 临床观察方法20
- 4 统计学分析20
- 5 结果20-23
- 5.1 两组早产儿性别和胎龄比较20-21
- 5.2 两组早产儿鼻部并发症情况分布21
- 5.3 两组早产儿觉醒次数及睡眠时间分布21-22
- 5.4 两组早产儿辅助通气时间分布22
- 5.5 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分布22
- 5.6 两组儿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22-23
- 讨论23-25
- 结语25-26
- 致谢26-27
- 参考文献27-31
- 附表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红媛;;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6例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7期
2 庞亚统;;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5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1年14期
3 张恒梅;金鸽;;无创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3期
4 刘健华;;珂立苏联合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安徽医学;2012年11期
5 徐娜;;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32期
6 施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用经鼻CPAP降低血细胞比容[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2年04期
7 王道红,崔娓,黄辉文;简易CPAP鼻塞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6期
8 罗宏斌,漆筱萍,刘淑兰,艾中华,廖志伟;低水平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4年S1期
9 沈凌鸿,张红松,乔智灏;无创C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广州医药;2005年05期
10 郭宇红,郑平,张雪芳;简易CPAP鼻塞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剑扉;;如何提高CPAP治疗的长期依从性[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曹洁;郭美南;陈宝元;董丽霞;王彦;于枚;;11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CPAP的临床疗效[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3 翁曼蓉;李善群;聂莉;钮善福;蔡映云;白春学;;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4 刘春华;;N-CPAP在新生儿的应用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林冰纯;朱小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2例治疗手段及策略的探讨[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五一;余蓉;霍红;谢于鹏;张秀华;;CPAP客观治疗依从性回顾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赵晓峗;赵芳;李月川;;CPAP对冠脉搭桥术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研究[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黄蓉;黄席珍;肖毅;;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的新进展—auto_CPAP的疗效评价[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9 韩芳;王丽;韩旭;左和鸣;李静;张岚;董霄松;何忠明;吕云辉;何权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中脑组织氧合的变化及CPAP治疗的影响[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雷志坚;梁碧芳;刘航;;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的护理[A];全国睡眠呼吸障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四川 贺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CPAP呼吸机(下)[N];电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仲;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筛查系统的改良及CPAP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玲俐;CPAP的自身二聚作用对中心体连接的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鹏;CPAP治疗OSAHS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林林;关于CPAP治疗中—重度OSAHS合并脑血管病的终点事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宇;射流空混CPAP呼吸器用于控制呼吸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傅欣;CPAP治疗卒中后OSAHS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郭东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1月后睡眠结构、治疗压力及血糖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马丽娜;Auto-CPAP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预后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8年
7 单琳;OSAH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的初步研究及CPAP治疗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8 景继勇;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颖;OSAHS患者早期肾损伤及n-CPAP对其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陈义;重度OSAHS患者术前CPAP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ROS含量及血清总抗氧能力的检测及意义[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集束化管理在上鼻塞式无创呼吸机的早产儿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2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