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07 20:02

  本文关键词: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认知度、接受度、顾虑及心理状态,测评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状态和生存质量,探讨心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仔细阅读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及肿瘤内科的10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普通外科病房,50例)和对照组(肿瘤内科病房,50例),所有患者的化疗周期约为6个月(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每14天1次化疗,共12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两组患者的经济条件,对化疗的认知度、接受度、顾虑及心理状态等情况,对观察组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心理干预方法。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化疗前、中(第7次化疗前)、后期实行以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疗法、集体性心理干预、支持疗法、社会支持形式的干预。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测评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生存质量,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1)认知层面:观察组在进行干预前对化疗的认知度为72.0%、接受度为62.0%、对化疗副作用的顾虑为46.0%,对照组分别为73.5%,59.2%、38.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心理干预中期对化疗的认知度为76.0%、接受度为76.0%、对化疗副作用的顾虑为32.0%,对照组这一比例分别为28.6%、34.7%、79.6%,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期两组患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对副作用的顾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时期两组患者组内认知度、接受度和副作用顾虑的变化水平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时期在认知度、接受度和副作用顾虑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抑郁层面:将两组观察对象与健康人进行比较,采用单样本的t检验的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的100名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调查表得分情况显著高于正常人;两组观察对象干预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71.4%、59.2%和70.0%、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SDS评分为49.01±5.08,SAS评分为44.73±3.90,观察组这一评分分别50.32±4.76、42.03±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中、后期,观察组情绪变化相对于干预前有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经过化疗后抑郁、焦虑情绪较化疗前加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中、后期,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生活质量:干预前,观察组在生理功能(42.2±15.5)、生理职能(48.5±15.3)、躯体疼痛(47.2±13.7)、总体健康(54.9±10.1)、社会功能(54.5±10.1)等方面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中期、后期观察组除精神健康外,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未进行干预之前的评分,其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期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状况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1)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普遍不高,部分患者如不加心理干预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导致对治疗产生反感和对副作用顾虑较高的情况。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逐渐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降低对副作用的顾虑。(2)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情绪紊乱比正常人更加明显,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更好,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各种功能状况经心理干预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整体生活等方面。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情绪状况,使其在化疗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对治疗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 肿瘤 化疗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第1章 前言12-24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24-29
  • 2.1 一般资料24-25
  • 2.1.1 研究对象24
  • 2.1.2 纳入标准24
  • 2.1.3 排除标准24
  • 2.1.4 脱落标准24-25
  • 2.2 研究方法25-27
  • 2.2.1 评价方法25-26
  • 2.2.2 干预内容26-27
  • 2.3 数据处理27-28
  • 2.3.1 统计分析27
  • 2.3.2 质量控制27-28
  • 2.4 技术路线图28-29
  • 第3章 结果29-34
  • 3.1 一般资料比较29-30
  • 3.2 两组患者化疗前、中、后对化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比较30-31
  • 3.3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不良情绪状况的比较31-32
  • 3.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32-34
  • 第4章 讨论34-39
  • 4.1 肿瘤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34-35
  • 4.2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肿瘤患者的影响35-36
  • 4.3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影响36-37
  • 4.4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作用机制37-38
  • 4.5 心理干预对治疗肿瘤患者的要求和展望38-39
  • 第5章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61
  • 个人简介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萍,高学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内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年02期

2 程晓文,沈志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3 彭远飞;郑民华;;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29期

4 符建;陆宁生;;经腹超声检查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01期

5 邓宏;陈玉祥;李耀东;邓家征;黄卫;;胃肠道恶性肿瘤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7年08期

6 李泽锋;;双路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20期

7 李念;黄雄;徐尔侃;何山;鲜红;;多原发性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J];西部医学;2011年01期

8 高解春,金百祥;小儿胃肠道恶性肿瘤21例分析[J];实用儿科杂志;1990年03期

9 王竹平;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几点意见[J];腹部外科;1997年04期

10 刘维藩,汪根树,潭小宇;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6、8、10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骅;孙敏;郭永章;;抗癌平丸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叶再元;张成武;张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3 叶再元;;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白雪凤;杨立勇;沈喜妹;;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与血清CEA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周荣耀;吴丽英;束家和;;百令胶囊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和化疗后的应用——附50例病例临床观察[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曾家耀;兰碧洋;李振洪;黄绍华;黄显实;罗强;农文伟;钟醒能;;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刘星;张祥福;郑知文;卢辉山;吴心愿;黄昌明;王川;官国先;;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甘雨良;焦丹;刘文峰;;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多药耐药基因阳性病例的临床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通通;袁向亮;李美星;薛剑;沈立松;;CD3 Bright淋巴细胞群在胃肠道肿瘤的表达及其与γδT细胞的关系[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陆燕蓉;林苹;张洁;黄孝忠;宁其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的动态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桂华;腹腔镜手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文见;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陈文军;胃肠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会永;膳食纤维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敏;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刘钰;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4 邢绍芝;肠内营养联合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年

5 周涛;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丹丹;吉林省某三甲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7 王骏扬;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陈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8年

9 李瑞中;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赵俊卿;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和免疫状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心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30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