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家庭运动行为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家庭运动行为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和家庭运动行为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25例住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及其中106例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运动行为。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34.35±7.85)分。9.43%患者选择有氧联合抗阻运动,43.40%患者运动频率为每周3次及以上,52.83%患者运动时间为每次30min及以上,31.13%患者运动强度在自感劳累分级12及以上。不同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运动时间、频率、强度与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家庭运动行为有待改进。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从而改进其运动行为。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运动自我效能 运动行为 家庭护理
【基金】:南京医科大学(优势学科二期)“健康促进护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JX21831803/004)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舒张性心力衰竭又称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PEF),约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总数的50%,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不断攀升[1-2]。运动作为HF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2013年被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承滋;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黄祖珍;舒张性心力衰竭30例报告[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9期
3 王碧华;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体会[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年04期
4 张凤云,杜德兵,田英,张立梅;浅谈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J];哈尔滨医药;2003年03期
5 朱宣德;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29期
6 王如兴;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事实还是假想?[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年06期
7 张济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85例次观察[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8 余国膺;舒张性心力衰竭日受关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01期
9 王骏;王鸣和;;舒张性心力衰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01期
10 刘刚;刘坤申;籍振国;;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治的进展[J];医学综述;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义;冯驰;朱连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钟明;张运;马立红;张薇;葛志明;赵静;;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纪召娟;钟栩;;舒张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法探讨[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志斌;王建红;李艳;聂晶;孙品;;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宋嘉懿;梅丽;李杰;吴绥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蕾;张世杰;王海鹏;赵彩明;邹操;刘志华;;兔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钙渗漏特点的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邹家庆;;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霍丽莉;刘琰;柳邵真;;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陈嘉莹;胡元汉;;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陈玉媛;谢明星;吕清;王静;贺林;帅欣欣;段利科;李薇玢;刘莹莹;李静雅;张丽;;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内、外膜层心肌功能[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贵奇;舒张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常丽君;让70岁的人拥有30岁的身体[N];科技日报;2014年
3 宋维义;何为舒张性心力衰竭[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杨立东;B型钠尿肽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王国;421例儿童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禹兵;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邵楠;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吕宪玉;社区老年人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麻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治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林建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王春艳;脑钠肽联合超声多普勒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超容;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代偿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家庭运动行为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3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