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小组模式干预对社区尿失禁伴抑郁老年女性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9:05

  本文关键词:小组模式干预对社区尿失禁伴抑郁老年女性的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小组模式干预对社区尿失禁并发抑郁老年女性患者的干预效果,设计小组模式的干预方案,探讨其对改善社区老年女性患者尿失禁症状、抑郁症状,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以长沙市三真社区筛查所得64例老年女性尿失禁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的常规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本土化小组模式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并且两组进行同期的观察。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选用一般资料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评定,分析其对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抑郁状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效果,分析干预效果。 结果1.干预基线调查结果显示:64例尿失禁伴抑郁的老年女性的ICI-Q-SF值是(7.95±2.08)分,GDS得分为(17.42±3.01)分,MUNSH为(22.81±7.12)分;尿失禁轻度28例(43.8%),中度29例(45.3%),重度7例(10.9%);轻度抑郁51例(79.7%),中度抑郁11例(17.2%),重度抑郁2例(3.1%)。 2.根据ICI-Q-SF得分情况对尿失禁、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之间以及干预前后组内尿失禁严重度、抑郁症状程度有无差异。Mann-WhitneyU检验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尿失禁严重度、抑郁症状程度构成比,在干预前的基线值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3个月后,ICI-Q-SF不同等级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采用配对t检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个量表得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GDS得分,ICI-Q-SF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NSH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两水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GDS得分、ICI-Q-SF得分、MUNSH得分三项指标的干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时间和干预水平的不同,患者的ICI-Q-SF得分有差异;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干预因素,ICI-Q-SF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因素与干预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 结论1.小组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社区尿失禁老年女性的失禁程度。 2.小组模式干预可减轻社区尿失禁老年女性的抑郁症状。 3.小组模式干预可提高社区尿失禁伴抑郁老年女性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尿失禁 抑郁 老年人 幸福度 小组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20
  • 1.1 研究背景11-17
  • 1.1.1 尿失禁流行病学现状及发展趋势11-12
  • 1.1.2 尿失禁患者的抑郁情况12-15
  • 1.1.3 行为干预——盆底肌锻炼现状15
  • 1.1.4 小组干预模式15-17
  • 1.2 理论框架17-19
  • 1.3 研究目的19
  • 1.4 研究意义19-20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0-30
  • 2.1 研究设计20
  • 2.2 研究对象20-21
  • 2.2.1 纳入标准20
  • 2.2.2 排除标准20
  • 2.2.3 研究过程中的淘汰标准20
  • 2.2.4 样本含量的确定20-21
  • 2.3 伦理原则21
  • 2.4 研究程序21
  • 2.5 研究工具21-24
  • 2.5.1 一般资料问卷表21
  • 2.5.2 法玛西亚膀胱过度症自我检测表21-23
  • 2.5.3 老年抑郁量表23
  • 2.5.4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23
  • 2.5.6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23-24
  • 2.6 干预材料及方法24-28
  • 2.6.1 干预材料24
  • 2.6.2 干预方法24-28
  • 2.7 干预实施过程28-29
  • 2.7.1 基线调查28
  • 2.7.2 干预实施28-29
  • 2.7.3 总体评价29
  • 2.8 质量控制29
  • 2.9 资料分析29-30
  • 3 结果30-39
  • 3.1 样本流失情况30
  • 3.2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线数据特征30-32
  • 3.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30
  • 3.2.2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比较30-32
  • 3.3 小组主题活动参加情况32-33
  • 3.4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尿失禁严重程度转化情况比较33
  • 3.5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抑郁严重程度转化情况比较33-34
  • 3.6 干预效果评价34-39
  • 3.6.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ICI-Q-SF得分组内比较34
  • 3.6.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ICI-Q-SF得分组间比较34-35
  • 3.6.3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组内比较35
  • 3.6.4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组间比较35-36
  • 3.6.5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幸福度得分组内的比较36
  • 3.6.6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幸福度得分组间比较36-39
  • 4 讨论39-44
  • 4.1 以决定交互论为理论构建的小组模式的本土化及其运用39
  • 4.2 小组模式干预可以减轻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症状的严重程度39-40
  • 4.3 小组模式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40-41
  • 4.4 小组模式干预对提升尿失禁伴抑郁老人幸福感的有效性41
  • 4.5 本研究对护理实践的启示41-43
  • 4.5.1 拓宽护理科研思路,与多学科结合,完善护理研究生教育41-42
  • 4.5.2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考虑纳入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42-43
  • 4.6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43-44
  • 5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2
  • 综述52-61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一61-62
  • 附录二62-67
  • 附录三67-68
  • 附录四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洋;;小组工作在中国之实用性及限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蔡舒;刘雪琴;李江婷;;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3期

3 苗秀欣;朱秀丽;王力;;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0年12期

4 吕探云,马敏芝,曹育玲,杨英华,袁浩斌,吴莎,李子芬;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年07期

5 化前珍;范珊红;尼春萍;陈长生;张美霞;徐巧玲;马燕;王波;;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21期

6 董大敏;;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当代社会德育意义[J];理论界;2007年04期

7 伍玉琴;;行为治疗技术对社区老年人尿失禁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01期

8 席小华;;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行为不良学生教育过程研究——以某工读学校的夏令营为例[J];青年研究;2009年05期

9 马庆良;女性尿失禁的盆底解剖生理与治疗对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年03期

10 颜日丽;熊菊芽;;尿失禁病人的家庭护理和健康指导[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小组模式干预对社区尿失禁伴抑郁老年女性的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44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