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及康复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及康复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评价家庭访视、电话随访、护理门诊随访三种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家庭访视(A组)、电话随访(B组)和护理门诊随访(C组)的方式施以延续性护理,以功能独立性量表、社会交往测定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及并发症调查表评价出院12个月后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状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损伤节段、损伤原因、ASIA分级及干预前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三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的便秘(10.0%)、尿路感染(6.7%)、肺部感染(0)的发生率和再入院率(19.0%)均低于对照B组(P0.05),压疮发生率(6.7%)低于B组(36.7%)和C组(13.3%)(P0.05)。结论:三种延续性护理方式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家庭访视的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及并发症。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护理部;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延续护理 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
【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课题(编号:20130803)
【分类号】:R473.6
【正文快照】: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自 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患者的生存质量[1]。延续性护理是指在安全和及时地协助患者从急性期过渡到亚急性期,或者由医院转移到家庭的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宓忠祥,刘松怀,祁长凤;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康复策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2 胡爱妹,顾新,卢秀福;脊髓损伤的低场强MRI诊断[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1期
3 张军卫;王方永;李建军;洪毅;;地震后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4 ;脊髓损伤研究方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4期
5 ;脊髓损伤研究方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5期
6 ;脊髓损伤研究方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7期
7 汪家琮;脊髓损伤的康复[J];中国残疾人;1995年04期
8 ;脊髓损伤的基本治疗思想[J];现代康复;1999年09期
9 李金兰,麻妙群,张慧青;应用定时器对脊髓损伤并发压疮病人进行翻身训练[J];现代康复;2001年18期
10 陈君;脊髓损伤患者的长时间站立训练[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卫军;;脊髓损伤康复的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孙阳;吕政;高敏;李胜活;;脊髓损伤早期康复在我院开展现状及开展早期康复理由[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义生;;脊髓损伤的救治[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急危重病人监护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王惠民;;外伤性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探讨[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5 庞日朝;张安仁;杨梅;王文春;;汶川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纪树荣;;积极推进脊髓损伤的康复医疗工作[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申莉;;脊髓损伤的护理[A];全国第七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孙瑜;胡中;莫天才;;一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庆锁;刘大立;;脊髓损伤后压疮的防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许光旭;;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预后[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脊髓损伤康复赶早[N];保健时报;2005年
2 衣晓峰邋靳万庆;脊髓损伤并发症处理及康复对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科 张长杰 教授;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贾燕;脊髓损伤 康复从何时开始[N];保健时报;2005年
5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后期康复科 刘根林 整理 杨杰松;脊髓康复要分期进行[N];健康报;2009年
6 衣晓峰邋靳万庆;脊髓损伤患者应早投入康复训练和支具使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杨波;脊髓损伤能治好吗?[N];健康时报;2003年
8 张俊邋衣晓峰;脊髓损伤者应早期投入康复训练和支具学习[N];家庭医生报;2008年
9 衣晓峰 本报记者 姚艳春;截瘫患者行走第一步[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苏亚平;一位脊髓伤者的康复经历[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燕;Hlx对Th1/Th2平衡的调节及其与脑/脊髓损伤关系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2 徐冲冲;Olig2~+-GFP~+-OPCs移植治疗放射性脊髓损伤及Neuregulin1β对OPCs保护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脊髓损伤患者非正式照顾者的负担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年
2 马海萍;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朱纯姣;脊髓损伤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D];中南大学;2010年
4 宋碧英;护理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修复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5 蒋竞杭;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康复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汪澄;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心理状态、康复效果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向艳平;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侯永辉;规范多元化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赵建;外伤性脊髓损伤后脑功能改变的静息态fMRI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丁宇;早期理性情绪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延续性护理方式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及康复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4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