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同伴教育对PICC带管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3 11:14

  本文关键词:同伴教育对PICC带管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分析PICC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同伴教育干预对PICC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06月-2015年08月期间在新疆四所三甲医院化疗的肿瘤病例共256例,其中带PICC管化疗病例204例(PICC组),留置针化疗病例52例(非PICC组),分析PICC置入与否与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性。2.同伴教育干预研究:将35例PICC带管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管道维护日期不同动态随机分配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除接受医院常规宣教外另接受同伴教育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医院常规宣教,干预四周后调查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况、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一般统计描述,采用?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做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影响因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变化。以上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ICC患者组与非PICC患者组焦虑发生率、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ICC组发生抑郁的风险是非PICC组的5.106(1.183~22.031)倍。2.PICC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置入血管、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医保种类、主要照顾者KPS、家庭人均月收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评价自我感受负担:干预组在身体维度因素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ICC作为一种化疗的静脉治疗手段,患者并不会因此改善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却可能是引起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2.PICC带管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体验,要关注置管静脉为非贵要静脉、居住在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人群;生活质量方面:照顾者功能状态差,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相对低下,不同医保种类的患者生活质量不同。3.同伴教育不仅可减少身体维度自我感受负担程度,长期综合效果是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同伴教育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癌症化疗患者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表9-10
  • 第一章 前言10-15
  • 1 研究背景10-12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15-24
  • 1 研究设计15-16
  • 2 研究对象16-17
  • 3 研究工具17-18
  • 4 调查方法18-19
  • 5 干预方法19-22
  • 6 数据统计22
  • 7 质量控制22-24
  • 第三章 结果24-35
  • 第四章 讨论35-40
  • 第五章 小结40-41
  • 1 研究结论40
  • 2 研究的局限性40
  • 3 研究的建议40-41
  • 参考文献41-45
  • 综述45-54
  • 综述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8
  • 致谢58-59
  • 作者简介59-60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保华,王作振,王克利;同伴教育者的选择和培训[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10期

2 唐卫明;施超;沈洪兵;唐少文;潘国华;王晓丽;;高校同伴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3 赵静;;山西省忻州市忻府示范区同伴教育体系建立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8期

4 钱伯建;耿柳娜;;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5 王银洲;谭震;林坤平;金章喜;万友文;徐芳;沈杰;胡茂祥;;在流出地开展农民工防艾同伴教育模式初探[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6 张孔来;;参与式同伴教育可提高培训的效果[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2期

7 刘彦红;曾岚;赵傮;赵成正;;2000年-2010年同伴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0年05期

8 崔秋霞;单君;郁红霞;陈小燕;吉云兰;;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5期

9 陈静静;王晶晶;;同伴教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年05期

10 古安琪;;“同伴教育”走进阳光家园[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雄;张艳;;同伴教育在社区戒毒康复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曹宁校;夏强;张君炎;;在男性接触者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可行性[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谭启明;;儿科护理安全文化同伴教育方案设计[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孟林;;感染者组织是如何做好MSM人群工作的[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5 汪彩琴;耿珊珊;;高职院校学生营养认知、态度、行为调查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6 叶秀霞;黄红;;预防艾滋病高中生同伴教育者培训效果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施榕;蔡泳;蒋征刚;;上海市五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梁自勉;陈抒豪;朱志伟;宫艳华;;佛山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估[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沈理笑;黄红;蔡泳;施榕;;上海市三所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泳;徐刚;沈理笑;叶秀霞;黄红;;上海市民工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 张义岳;同伴教育,对学生更有影响力[N];无锡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虎林 通讯员 陈凌f^ 吕宜民;同伴教育让“防艾”不再羞答答[N];泰州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张旦昕 记者 胡德荣;同学们喜欢“同伴教育”[N];健康报;2000年

4 通讯员 赵修娟;首都八所高校志愿者联手开展同伴教育培训[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马丽娜 施晓焰;四万戒毒学员接受同伴教育培训[N];人民公安报;2006年

6 吴昌林邋记者 姜雪松;“同伴教育”筑起艾滋防线[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施莺;“同伴教育”,,携手抗艾[N];南通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谈洁 本报实习生 韦彪;七成高中不愿尝试“同伴教育”[N];南京日报;2009年

9 亦天;澳大利亚“同伴教育”领率全球[N];中国人口报;2003年

10 记者 张文明;“流动姐妹”直面“同伴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同伴教育项目有效性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2 赵婧;同伴教育在社区戒毒中的应用模式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丽娜;同伴教育在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钟瑭盛;同伴教育对PICC带管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6年

5 颜余竹;同伴教育对缓解实习中期护生压力的效果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朱玉芬;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李建桥;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其危险行为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彭扬凤;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同伴教育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马占宝;医学研究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况调查以及同伴教育效果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瑷;同伴教育活动在初中生人际交往中的效果及应用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同伴教育对PICC带管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7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