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治疗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用途广泛。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又能提供完全的营养支持。静脉输液途径可通过外周静脉,也可通过中心静脉。其中,经外周静脉进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血管损伤少、患者痛苦小、管路保留时间长、能满足多种给药条件要求,而逐渐成为临床较为普遍的静脉给药方式。由于上肢手臂静脉PICC的局限性,尤其是双乳病人的PICC置管是临床的难题,2011版的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将颈外静脉纳入PICC置管部位范畴,2014年中国《静脉输液操作规范》也将颈外静脉PICC纳入置管范围。颈外静脉PICC置管是近年来在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置管通路。但是,目前对于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研究较少。护士在进行颈外静脉PICC置管时对于置管深度的判定多凭经验和直觉,缺少相关研究和文献给予颈外静脉PICC置管深度操作范围作为参考依据。若颈外静脉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到达部位不准确,导致导管尖端过深或过浅而引发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时则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开展颈外静脉PICC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提高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长春市某三甲医院血液肿瘤科230名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出肿瘤患者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深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颈外静脉PICC置管提供参考依据,规避置管风险。
【关键词】:颈外静脉PICC 置管深度 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英文缩略词表12-13
- 第1章 引言13-20
- 1.1 研究背景13-16
- 1.2 核心概念16-19
- 1.2.1 静脉输液16-17
- 1.2.2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7
- 1.2.3 颈外静脉分型17-18
- 1.2.4 血栓18
- 1.2.5 导管异位18-19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1.3.1 研究目的19
- 1.3.2 研究意义19-20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0-23
- 2.1 研究对象20
- 2.1.1 纳入标准20
- 2.1.2 排除标准20
- 2.2 研究方法20-22
- 2.2.1 置管工具的选择20
- 2.2.2 置管方法20-22
- 2.3 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22
- 2.4 统计学方法22-23
- 第3章 研究结果23-29
- 3.1 一般资料的研究23-24
- 3.2 颈外静脉的不同分型与置管深度的分析24-25
- 3.3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分析25-29
- 3.3.1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性别之间的分析25-26
- 3.3.2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年龄之间的分析26
- 3.3.3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身高之间的分析26-27
- 3.3.4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体重之间的分析27-28
- 3.3.5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左右穿刺部位之间的分析28-29
- 第4章 讨论29-34
- 4.1 颈外静脉特点29
- 4.1.1 颈外静脉解剖学特点29
- 4.1.2 颈外静脉的分型特点29
- 4.2 颈外静脉的不同分型与置管深度的关联29-30
- 4.3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影响因素的关联30-33
- 4.3.1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性别之间的关联30-31
- 4.3.2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年龄之间的关联31
- 4.3.3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身高之间的关联31-32
- 4.3.4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体重之间的关联32
- 4.3.5 各型颈外静脉置管深度与左右穿刺部位之间的关联32-33
- 4.4 建议33-34
- 第5章 研究结论34-36
- 5.1 研究结论34-35
- 5.1.1 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34
- 5.1.2 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的相关并发症34-35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35
- 5.2.1 样本的局限性35
- 5.2.2 置管部位选择的局限性35
- 5.3 研究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40
- 综述40-51
- 参考文献48-51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黎平,贾增美,李春玲;颈外静脉置管在老年重症患者手术中输液方法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06期
2 李燕;;颈外静脉置管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1期
3 易珑;杜凤梅;江静敏;邹秀琼;肖潼婷;;心理干预在颈外静脉置管中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4 万晓玲,胡兰新,毛求宁,吴云燕;颈外静脉置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01年02期
5 武美红;颈外静脉置管在乙脑患儿应用中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6 王金荣,魏荣华;颈外静脉置管接三通及延长管在重症休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4年23期
7 宋婷;李静;翟玲玲;;颈外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35期
8 王秀兰;牛萍;惠晓;;颈外静脉置管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9 刘丽华;张群芳;杨淑娟;;颈外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患者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12期
10 宋继东;王秀华;王新丽;;颈外静脉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炜;;颈外静脉置管化疗病人护理[A];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暨中西医骨伤护理研讨观摩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丛笑;章建红;;上肢静脉与颈外静脉置管的观察与对比[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孙文瑞;王绿萍;王海治;杨爱弟;田园;;颈外静脉置管在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和管理[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沈建美;;一例中心导管感染引起败血症的护理[A];2005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莉妍;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肿瘤患者颈外静脉置管深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8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