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阳性强化法在社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8:08

  本文关键词:阳性强化法在社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1应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配合程度评分表、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社区门诊静脉输液患几的疼痛度、配合程度及家属满意率。 2探讨阳性强化法对降低静脉输液患儿的疼痛度,提高配合程度、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哈尔滨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40例。干预组患儿在静脉输液前护士应用阳性强化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患儿在输液前进行常规安慰与鼓励。 1准备阶段静脉输液第一天为参与研究的患儿利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自行设计的患儿配合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疼痛度和配合程度测试。阳性强化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代币法。按照代币法的干预步骤,依次进行以下步骤:①选定目标行为及制定规则;②选择安全、不易仿冒、经久耐用、易于携带的物品做为代币,本研究选择微笑图章做为代币;③确定目标行为与代币的比值,目标行为难度越高,获得的代币应越多;④通过发放强化物调查问卷和与患儿家长交谈,确定患儿个性化的强化物,强化物即奖赏的物品或活动,具有增加目标行为的效应;⑤确定强化物与代币的兑换比值,强化物的价值、级别越高则所需代币数量越多;⑥确定强化物兑换时间和地点。 2实施阶段干预组患儿在静脉输液前5-10分钟,护士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如能够配合输液,表现出目标行为,操作后应立即发放图章,并进行语言激励,强化其配合动作的再次出现。在当天或第二天输液后可将积攒的图章兑换成其喜爱的奖励物品或活动(强化物)。连续干预2天。对照组患儿在输液前仅对其进行常规安慰与鼓励。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录入数据和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应用例数、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分别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儿在静脉输液穿刺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干预组患儿轻度疼痛者40例,中度疼痛者68例,重度疼痛者32例,对照组患儿轻度疼痛者15例,中度疼痛者47例,重度疼痛者78例。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干预组患儿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113,P0.05)。 2两组患儿在静脉输液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进行对比,干预组患儿主动配合(10-8分)者48例,被动配合(7-4分)者70例,不配合(3-0分)者22例,对照组患儿主动配合(10~8分)者12例,被动配合(7-4分)者53例,不配合(3-0分)者75例,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配合程度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08,P0.05)。 3两组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者127例,成功率为91%,高于对照组81例(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2,P0.05)。 4两组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家属总满意率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129例,满意率92%,高于对照组106例(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7,P0.05)。 结论 1阳性强化法可减少高级别疼痛的例数,降低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度。 2阳性强化法可减少患儿肢体躁动,提高配合程度,增加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3阳性强化法可增强护患沟通,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4基于本研究结果,社区护理工作者可在小儿静脉输液时应用阳性强化法,恰当、合理地给予强化措施,以减轻患儿焦虑、恐惧情绪,配合护士操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就诊满意率。
【关键词】:阳性强化法 社区门诊 小儿静脉输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7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缩略语/符号说明12-13
  • 前言13-17
  • 研究现状、成果13-15
  • 研究目的、方法15-17
  • 对象和方法17-25
  • 1 研究对象17
  • 1.1 样本选择17
  • 1.2 纳入标准17
  • 1.3 排除标准17
  • 1.4 研究过程中的剔除标准17
  • 1.5 样本含量的确定17
  • 2 研究方法17-23
  • 2.1 研究设计17-18
  • 2.1.1 准备阶段17-18
  • 2.1.2 实施阶段18
  • 2.2 研究工具18-20
  • 2.2.1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18-19
  • 2.2.2 配合程度评分表19
  • 2.2.3 穿刺成功率判定19
  • 2.2.4 家属满意率判定19
  • 2.2.5 患儿强化物调查问卷19-20
  • 2.3 干预措施20-23
  • 2.3.1 观察、收集患儿的基本资料20
  • 2.3.2 确定阳性强化的方法20
  • 2.3.3 阳性强化法的干预步骤20-22
  • 2.3.4 实施阳性强化法干预22-23
  • 3 质量控制23
  • 4 数据处理23
  • 5 伦理原则23-24
  • 6 技术路线图24-25
  • 结果25-33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25-26
  • 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25
  • 1.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基本资料均衡性比较25-26
  • 1.2.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25
  • 1.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干预前疼痛程度比较25-26
  • 1.2.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干预前配合程度比较26
  • 2 阳性强化法干预效果26-31
  • 2.1 干预对两组患儿疼痛程度的影响26-27
  • 2.2 干预对两组患儿配合程度的影响27-29
  • 2.3 干预对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的影响29-30
  • 2.4 干预对两组患儿家属满意率的影响30-31
  • 2.4.1 干预对两组患儿家属输液过程中总满意率的影响31
  • 2.4.2 干预对两组患儿家属其他方面满意率的影响31
  • 3 阳性强化物发放31-32
  • 4 其他强化措施32-33
  • 讨论33-41
  • 1 小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34-35
  • 1.1 小儿静脉输液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34-35
  • 1.1.1 依赖心理34
  • 1.1.2 医疗恐惧34-35
  • 1.1.3 抗药心理35
  • 1.2 阳性强化法干预效果35
  • 2 小儿静脉输液的疼痛程度35-37
  • 2.1 疼痛机制35-36
  • 2.2 疼痛对患儿的影响36
  • 2.3 阳性强化法干预效果36-37
  • 3 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37-39
  • 3.1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37-39
  • 3.1.1 操作环境37
  • 3.1.2 护士素质37-38
  • 3.1.3 患儿的血管条件38-39
  • 3.2 阳性强化法干预效果39
  • 4 患儿家属的满意率39-41
  • 4.1 患儿家属满意率的影响因素39-40
  • 4.2 阳性强化法干预效果40-41
  • 结论41-42
  • 1 主要结论41
  • 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41
  • 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5-46
  • 附录46-50
  • 综述 阳性强化法在社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50-57
  • 综述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陵;赵艳秋;;小儿静脉输液失败因素及对策[J];重庆医学;2011年30期

2 王爱女;;社区门诊静脉输液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北方药学;2012年09期

3 徐红群;;阳性强化法在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0年04期

4 李英;;住院儿童负面心理探讨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年13期

5 陈易一;;输液查对流程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应用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10期

6 曹海燕;俞佳;孙岚;;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年09期

7 鲍连美,吕艳红,宋艳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两种持针方法的对比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08期

8 王平;陈蕾;刘颖;王楚;韩红;;门诊输液患儿依从性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30期

9 龚幼龙;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与发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10期

10 乔小明,张秀玲,毕慧华;儿科心理护理系列—抗药心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阳性强化法在社区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494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