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7:14

  本文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人 骨质疏松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疼痛管理


【摘要】:目的1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2观察规范睡眠管理、放松式疼痛管理配合脉冲电磁场疼痛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骨质疏松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测,筛选出睡眠障碍组(n=206)和睡眠良好组(n=206)。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生活方式、睡眠相关行为、心理社会因素、骨质疏松疾病特征及健康状况等相关因素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2干预研究选取前期调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80例,收集一般资料、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评分等基线资料,采用抛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健康教育配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睡眠管理、放松式疼痛管理配合脉冲电磁场疼痛治疗,5周后,再次评测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疗效。结果1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饮茶、运动、按时就寝情况、睡前思考习惯、担心难以入睡、晨起赖床、独居、社会支持水平、焦虑及抑郁情绪、骨质疏松分期、骨质疏松类型、疼痛与否、疼痛部位、疼痛程度、自感乏力、走路迟缓、肌肉痉挛、脊柱压缩变形、自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BMI、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行为、抗骨质疏松治疗与否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按时就寝情况、担心难以入睡、抑郁情绪、骨质疏松分期、疼痛程度、自感乏力、走路迟缓、脊柱压缩变形、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与否。3规范睡眠管理、放松式疼痛管理配合脉冲电磁场疼痛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3.89±2.894)较对照组(5.80±2.785)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比较,除睡眠时间这一维度外,总分及其余个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离异或丧偶、就寝时间无规律、担心难以入睡、中重度抑郁情绪、重度骨质疏松、轻度以上疼痛、走路迟缓、脊柱压缩变形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2规范睡眠管理、放松式疼痛管理配合脉冲电磁场疼痛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 骨质疏松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疼痛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缩略表10-11
  • 引言11-12
  • 第1章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12-37
  • 1.1 对象和方法12-17
  • 1.1.1 研究对象12
  • 1.1.2 研究方法12-16
  • 1.1.3 质量控制16
  • 1.1.4 统计学分析16-17
  • 1.2 结果17-27
  • 1.2.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的均衡性比较17
  • 1.2.2 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他特征的分布情况17-18
  • 1.2.3 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18-24
  • 1.2.4 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多因素分析24-27
  • 1.3 讨论27-32
  • 1.3.1 一般情况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27-28
  • 1.3.2 生活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28
  • 1.3.3 睡眠相关行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28-29
  • 1.3.4 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29
  • 1.3.5 骨质疏松疾病特征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29-31
  • 1.3.6 健康状况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31-32
  • 1.3.7 自我管理行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32
  • 1.4 小结32-33
  • 参考文献33-37
  • 第2章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37-45
  • 2.1 对象和方法37-39
  • 2.1.1 研究对象37
  • 2.1.2 研究方法37-39
  • 2.1.3 质量控制39
  • 2.1.4 统计学分析39
  • 2.2 结果39-41
  • 2.2.1 干预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均衡性比较39
  • 2.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39-40
  • 2.2.3 两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比较40
  • 2.2.4 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比较40-41
  • 2.3 讨论41-44
  • 2.3.1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变化情况41-42
  • 2.3.2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质量干预效果42-44
  • 2.4 小结44
  • 参考文献44-45
  • 第3章 综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45-53
  •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造成的问题45
  • 3.2 睡眠障碍的概述45-46
  • 3.3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研究现状46-50
  • 3.4 骨质疏松老年人睡眠问题的研究进展50
  • 参考文献50-53
  • 结论53-54
  • 附录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4-56
  • 附录B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调查问卷56-62
  • 附录C 干预指导手册62-64
  • 致谢64-65
  • 导师简介65-66
  • 作者简介66-67
  • 学位论文数据集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杰,彭涛,杨占强,陈万海;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运用平衡医学理论治疗睡眠障碍获得成功[J];医学信息;2000年04期

3 王敏杰;骨折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沈晓明;应重视儿童睡眠和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1期

5 王心明,严明秀;引起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4期

6 林世栋;睡眠障碍与失眠[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4期

7 刘长贞,田安思;小儿睡眠障碍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7期

8 刘彩凤;杨萍萍;赵丽云;;睡眠障碍应用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11期

9 彭安娜,石淑华,徐海清,吴静,黄晓娜;婴幼儿睡眠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年02期

10 张林;王琳;萨丽媛;何佳;;东北某高校313名大学生睡眠障碍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岭;佘玉宇;孙晓花;宋海东;金翠梅;刘影;李敏哲;金翠梅;吴慧娟;华杏珠;何臻;;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花蓉;;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志彬;;住院老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玉麟;;从中医认识睡眠障碍[A];华东地区睡眠医学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5年

5 黄颜;;睡眠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玉梅;沙维伟;张晓斌;肖正军;周朝昀;叶青;卜茹;宏辉;孙金荣;王万章;;扬州市城区青少年睡眠障碍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周国岭;;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贺弋;韩珍;陶虹;;中西医结合临床睡眠障碍学教学再实践与探讨[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程彦臻;乔娟;林思恒;尹艳茹;;常见睡眠障碍及其治疗回顾[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杨顺英;;睡眠障碍[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范又;40%以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N];光明日报;2002年

2 邢远翔 罗刚;睡眠障碍不容低估[N];健康报;2002年

3 朱立明;睡眠障碍——健康的杀手[N];科技日报;2001年

4 记者孟宪励;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N];人民日报;2003年

5 中国消费者报 裴立英;睡眠障碍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魏赓;睡眠障碍及其治疗[N];西藏日报;2005年

7 靖九江;近7成医生存在睡眠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璐;帮孩子消除睡眠障碍[N];保健时报;2007年

9 顾平;什么是睡眠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邢宏义;老年性睡眠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雁;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与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周亚竹;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评价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杜纳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改善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有效部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敏;医学研究生头痛、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诗若;养心治神功法干预睡眠障碍人群的疗效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马世伟;肿瘤相关睡眠障碍的诊疗流程[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宋志雪;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8 魏婷婷;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临床因素及免疫学指标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9 宋锐;上海某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D];苏州大学;2015年

10 董振宇;睡眠障碍成因血流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9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549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