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23:07

  本文关键词: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运后送 护理技术体系 德尔菲法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前期初步建立的我国飞行护士能力标准、核心知识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的相关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空运后送、救护救援和卫勤保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学科及空运后送发展需求,较全面的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专家咨询,对现有的飞行护士实施的护理技术项目进行分析,以建立起全面的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为后续航空护理人员选拔和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也可进一步催化我国航空护理事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法,探讨建立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涉及到的理论依据和构建基本原则,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初步拟定;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不同领域1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应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初筛和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Epidata3.2、Excel2010及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构建了我国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共确定了机上通用护理技术、危重症护理技术、特殊护理技术、战创伤护理技术4大类指标为基础的技术体系框架,以重要性赋值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作为筛选标准,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129个。两轮函询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数愈加集中,协调系数愈加增大,变异系数愈加减小,说明专家对指标意见的协调程度逐渐增高,指标筛选合理。2.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本研究运用AHP法,构建判断矩阵,其中Saaty标度是以重要程度均数差值的高低来确定的,权重和最大特征根是以方根法来确定的。最后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00、0.359、0.082、0.359。用同理求出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并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其相应的组合权重。3.专家选择合理,调查结果可信度高。通过对咨询专家基本情况(专业领域、工作年限、学历及职称)的定性分析,以及咨询专家权威程度的定量分析(专家总体权威系数值为0.883),表明专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学科性。二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谐系数分别为0.326(P0.05)、0.303(P0.05),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认同度和一致性越高,协调程度好。因此,专家的预测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航空护理技术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将是我国空运医疗后送发展的重要环节。制定完整的航空护理技术理论大纲和标准,能够更好的适应航空护理专业化发展和空运医疗救护的需求,为空运救护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航空护理人才,也为后续航空护理人员选拔和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空运后送 护理技术体系 德尔菲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823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Abstract)10-13
  • 第一部分 概述13-24
  • 1.研究背景13-16
  • 1.1 国外研究情况14-15
  • 1.2 国内研究情况15-16
  • 2.研究目的16
  • 3.基本概念16-19
  • 3.1 医疗技术16-17
  • 3.2 护理技术17-18
  • 3.3 空运医疗后送18-19
  • 3.4 航空护理学19
  • 3.5 飞行护士19
  • 3.6 体系19
  • 4.相关理论依据19-23
  • 4.1 现代系统论19-20
  • 4.2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20-21
  • 4.3 系统化整体护理21
  • 4.4 国外航空护理技术理论大纲和培训考核标准21-23
  • 5.技术路线23-24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24-33
  • 1.构建的基本原则24-26
  • 1.1 视患者为整体,以人为本的原则24
  • 1.2 导向性原则24
  • 1.3 科学性原则24-25
  • 1.4 实用性原则25
  • 1.5 前瞻性原则25-26
  • 2.指标的选择及体系的初步构建26-27
  • 2.1 护理技术体系条目的初选26
  • 2.2 专家咨询问卷的形成26-27
  • 3.咨询专家的确定,构建专家咨询组27-28
  • 3.1 专家选择标准27
  • 3.2 专家人数确定27-28
  • 4.研究方法28-32
  • 4.1 文献调研法28
  • 4.2 比较研究法28
  • 4.3 专家访谈法28-29
  • 4.4 小组讨论法29
  • 4.5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29
  • 4.6 层次分析法29-31
  • 4.7 数据统计法31-32
  • 5.质量与偏倚控制32-33
  • 5.1 问卷设计32
  • 5.2 调查阶段32
  • 5.3 数据处理32-33
  • 6.权重设置方法33
  • 第三部分 结果33-44
  • 1.专家咨询结果33-42
  • 1.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33-34
  • 1.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34-35
  • 1.3 专家基本情况35-38
  • 1.4 专家积极系数38
  • 1.5 专家权威程度38-41
  • 1.6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41-42
  • 1.7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42
  • 2.我国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确立42
  • 3.指标权重计算结果42-44
  • 第四部分 讨论44-50
  • 1.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分析44-45
  • 1.1 专家的学科代表性和预测可靠性的分析44-45
  • 1.2 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集中度和协调程度的分析45
  • 2.一、二、三级指标权重结果分析45-48
  • 2.1 危重症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45-46
  • 2.2 战创伤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46
  • 2.3 机上通用和特殊护理技术指标权重分析46-48
  • 3.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的特殊性48-49
  • 4.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内容的全面性49-50
  • 第五部分 结论50-53
  • 1.课题研究结论50
  • 1.1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内容50
  • 1.2 我国空运医疗救护体系的权重值50
  • 2.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50-51
  • 2.1 创新性50-51
  • 2.2 科学性51
  • 3.构建空运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51-52
  • 4.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表57-124
  • 附录1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57-78
  • 附录2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二轮)78-92
  • 附录3 第一轮专家评分统计表92-100
  • 附录4 第二轮专家评分统计表100-109
  • 附录5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设置109-118
  • 附录6 我国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技术体系118-124
  • 个人简历、获奖情况、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124-125
  • 致谢125-126
  • 综述126-132
  • 参考文献130-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娟;;中英两国护理技术操作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7期

2 李清凤;;浅谈上好护理技术课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20期

3 潘惠英;吴美玲;;南亚留学生班护理技术教学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02期

4 刘丽;李新辉;;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护理技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10期

5 朱松;王凌云;;健康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08期

6 \∑槭倜雷,

本文编号:66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66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