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21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得分63.80±11.35,低于中国社区人群平均水平(t=-2.049,P=0.042);血液透析患者的应对方式以屈服为主,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关系、合并疾病情况、工作状况不同,心理弹性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应对(r=0.391,P0.001)和屈服应对(r=-0.443,P0.001)与其心理弹性得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以及更好的应对长期透析所带来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相关因素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研究表明,长期维持性透析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2],进而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珊;何雪花;;直接穿刺动脉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探讨[J];微创医学;2008年01期
2 龚秋萍;张燕燕;李新萍;周萍;周连;;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微创医学;2012年02期
3 任缅红,黄钦荣;直接动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方法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任永强;张川敏;王华;谢环英;;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武警医学;2009年05期
5 姜汝辉;刘清源;刘卫国;丁建强;;重症毒鼠强中毒两种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比较[J];武警医学;2009年12期
6 任永强;薛美;王华;谢环英;;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严重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2011年12期
7 陈学瑜;王明亮;;腹腔镜技术在腹透置管术中的应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8 张小文;;血液透析中预防超滤所致低血压的临床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童昌军;;317例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余仁红;;1例使用抗生素封管病人的护理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梅,陈军,冯正直;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方式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2期
2 吕小红;;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2期
3 崔丽霞;殷乐;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3期
4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5 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崔俊南;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EORTC QLQ—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年04期
6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7 雷鸣;戴艳;肖宵;曾灿;张庆林;;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8 娄书花,郝玉风,马冬萍;心理治疗对癌症化疗患者焦虑及胃肠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9 邓立力;吕慧芳;杨宁;;心理干预治疗对癌症患者化疗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曲波;郭海强;任继萍;孙高;;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wF泽;陈瑜;戴立丽;;160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年09期
2 李萌;贾丽霞;陈心月;房宁宁;张银玲;;心理弹性对大学生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3 郑栻华;杨翠容;;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弹性培养的做法和成效[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3年05期
4 何芙蓉;陈珍妮;周艳阳;蒋敏;刘巧兰;;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6期
5 祝红娟;周学萍;王淑君;李东杰;;创伤患者心理弹性的支持系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02期
6 董泽松;张大均;;536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22期
7 董泽松;张大均;;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7期
8 董泽松;张大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9期
9 李丹丹;林芹兰;高玲;;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01期
10 刘巧兰;何芙蓉;蒋敏;周艳阳;;5.12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J];卫生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书萍;徐光兴;;心理弹性研究的科学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燕平;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对情绪图片刺激的认知偏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自主神经反应特点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莎;唐立;;应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丽霞;;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鲍军超;;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团体音乐治疗对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叶艳;范方;;心理弹性研究中变量定向与个体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勤;“心理弹性”利健康[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舒薇 实习生 江文龙;80、90后需补心理弹性课[N];长沙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清俐;心理弹性研究关注人类发展“正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栾吟之;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N];解放日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义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苏;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蔚然;中国成人的心理弹性结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丽娜;高中生依恋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素青;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良成;大学生感恩、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夏蔷;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林玉香;农村中职生心理弹性、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9 熊峗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翠翠;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69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