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类别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4 09:29

  本文关键词: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类别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淋巴瘤 照顾者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潜在类别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照顾负担以及自我效能水平。探讨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对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潜在类别分析。为针对性给予改善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淋巴瘤病房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入院确诊的234例淋巴瘤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淋巴瘤患者及其照顾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患者疾病相关资料,症状自评量表、照顾负担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调查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照顾负担和自我效能水平。使用SPSS 17.0和Latent GOLD 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Kruskal-Wall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分析采用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结果1.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50例淋巴瘤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44.94±47.12分,阳性因子检出率为69.7%,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睡眠和饮食等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为30.75±5.90分,得分前三位分别是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性负担和生理性负担;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总均分为2.64±0.66分。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瘤患者照顾者躯体化症状的影响因素有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照顾负担和有无慢性病(P0.05);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有照顾时间、照顾负担、照顾者性别、一般自我效能和工作状况(P0.05);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有照顾者年龄、与患者关系、照顾负担和有无慢性病(P0.05);恐怖症状的影响因素有患者分期、患者病程和照顾负担(P0.05);睡眠和饮食的影响因素有照顾者年龄、照顾负担和有无慢性病(P0.05);心理健康状况总分的影响因素有照顾者文化程度、患者病程、照顾负担和与患者关系(P0.05)。5.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潜在类别分为3类,分别命名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躯体化—焦虑组”和“心理健康状况高危组”。结论1.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照顾负担属于轻度负担水平,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2.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照顾负担、照顾者年龄、有无慢性病、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等。3.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潜在类别可分为3类,分别命名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躯体化—焦虑组”和“心理健康状况高危组”,可根据照顾者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类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关键词】:淋巴瘤 照顾者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潜在类别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研究背景11-15
  • 1.2 相关概念15-16
  • 1.3 研究目的16
  • 1.4 研究意义16-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2
  • 2.1 研究设计17
  • 2.2 研究对象17-18
  • 2.3 研究工具18-19
  • 2.4 资料的收集19-20
  • 2.5 数据的分析20
  • 2.6 质量控制20-22
  • 3 结果22-38
  • 3.1 淋巴瘤患者一般资料22-23
  • 3.2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一般资料23-25
  • 3.3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25
  • 3.4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25-26
  • 3.5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26-27
  • 3.6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27-32
  • 3.7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32-36
  • 3.8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潜在类别分析36-38
  • 4 讨论38-45
  • 4.1 淋巴瘤患者的基本情况38
  • 4.2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基本情况38
  • 4.3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8-39
  • 4.4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39-40
  • 4.5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40
  • 4.6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40-43
  • 4.7 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潜在类别分析43
  • 4.8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43-45
  • 5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2
  • 综述 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52-63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72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义平;董巍;张晋琳;王晓冬;缪世坤;;淋巴瘤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西南军医;2007年06期

2 于云平;任翠爱;崔景英;;淋巴瘤患者铁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1期

3 张家华;腹部CT扫描在腹腔淋巴瘤患者的应用(附20例临床报告)[J];陕西新医药;1986年05期

4 马烨;;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如何调养?[J];抗癌之窗;2014年04期

5 邹青峰;;老年淋巴瘤患者能做化疗吗[J];求医问药;2010年04期

6 姜义荣,王利萍,李爱静;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00年06期

7 李中东,杨文琪,李建平,晏家益,吴群林;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1年03期

8 马传香,纪恩美,侯秀君,王云海,李大启;恶性淋巴瘤患者血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测定[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罗洪强;钟永根;傅佳萍;;淋巴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J];浙江医学;2005年12期

10 郑少青;;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30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超;姜文奇;朱军;石远凯;王华庆;洪小南;张明智;;淋巴瘤患者关爱家园项目[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病趋势和防控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义平;董巍;张晋琳;王晓冬;;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江锦红;方炳木;曲志刚;徐叶惠;周晔敏;刘淑萍;;观察淋巴瘤患者自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凝血指标的变化[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彭志刚;杨飞燕;赖永榕;;88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朱芸;张亚平;;淋巴瘤患者免疫分型及骨髓血液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王宙政;韩艳霞;叶俏;王志坚;;437例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建良;何小慧;周生余;董梅;刘鹏;周立强;张长弓;秦燕;杨晟;桂琳;石远凯;;不同随诊方式发现首次复发的效率——277例复发淋巴瘤患者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8 李娜莎;;恶性淋巴瘤患者健康教育[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双跃荣;;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75例预后分析[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吕跃;樊慧杰;;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临床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北京肿瘤医院淋巴肿瘤科 朱军;淋巴瘤患者不宜先手术[N];健康时报;2009年

2 高翔 吴叶青;规范治疗淋巴瘤患者可长期生存[N];大众卫生报;2012年

3 仇萦;我国新发淋巴瘤患者年逾4万例[N];科技日报;2007年

4 采写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张秋霞 受访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王雄文;早期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0%[N];广东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征;HBV感染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及相关细胞免疫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立新;恶性淋巴瘤患者多药耐药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3 祝文文;原发性眼眶MALT淋巴瘤患者VCP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媛;IL-2、IL-6及TNF-α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2 钱峰华;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存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颖;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顺;外周血淋巴细胞SHP-1和DAPK基因甲基化对早期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检测意义[D];青岛大学;2015年

5 李卓;139例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临床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6 张英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筛查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7 冯娅婷;淋巴瘤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类别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8 武晓博;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刚;262例淋巴瘤患者感染临床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王彦;86例淋巴瘤患者骨髓样本中前B细胞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0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730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