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本文关键词: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远程护理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值、吸烟饮酒、再入院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和情绪,探讨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为云南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长期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实验性研究。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病区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满足入选标准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实施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护士通过PAD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提醒和反馈、患教活动管理和名医热线。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完成知情同意书签订,相关生理检查和问卷填写(包括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情绪量表),干预12周结束时再完成相关生理检查,填写问卷(包括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情绪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代谢指标、疾病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和情绪变化。[结果]在代谢值方面,干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改善效果明显(P0.05),干预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BMI、血压(BP)、尿酸(UA)、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方面没有明显改善(P0.05);在吸烟饮酒行为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都没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再入院率也没有明显改善(P0.05);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干预组总得分、饮食管理、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总得分、饮食管理和血糖监测效果的效果更明显(P0.05),足部护理方面,两组没差别(P0.05);在运动管理方面,两组都没有改善作用(P0.05);在自我效能方面,干预组对“按时吃饭”、“按量吃饭”、“挑选合适食物”、“避免低血糖”、“正确处理血糖波动”和“判断病情”的自我效能都有了改善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按时吃饭”、“按量吃饭”、“挑选合适食物”、“避免低血糖”、“正确处理血糖波动”和“判断病情”的自我效能改善情况中,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于“坚持运动”和“不影响生活”的自我效能,两种模式都不能改善(P0.05);在情绪方面,干预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有效减少焦虑和抑郁患者人数减少(P0.05)。[结论]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比常规电话干预模式更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lc、自我管理能力、大部分自我效能和情绪;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但是其长期和大样本的效果有待研究。
【关键词】:远程护理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5
【目录】: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6-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7
- 1 研究背景11-17
- 2 研究目的17
- 材料与方法17-29
- 1 研究设计17
- 2 研究对象17-18
- 3 研究方案18-25
- 4 测量工具25-27
- 5 技术路线图27-28
- 6 统计分析28
- 7 伦理学问题28
- 8 质量控制28-29
- 结果29-40
- 1 失访情况29
- 2 一般情况29-31
- 3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代谢值的影响31-34
- 4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34-36
- 5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36-39
- 6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患者情绪的影响39
- 7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再入院率的影响39
- 8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影响39-40
- 讨论40-49
- 1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代谢值的影响40-41
- 2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41-45
- 3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45-46
- 4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患者情绪的影响46-47
- 5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对再入院率和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47-48
- 6 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构建与运行48-49
- 结论49-50
- 本研究的不足50-51
- 参考文献51-58
- 附录58-65
- 附录158-60
- 附录260-62
- 附录362-63
- 附录463-64
- 附录564-65
- 综述65-71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71-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溢;潘怡;江国虹;常改;李静;赵焕英;;天津市社区居民血糖状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年06期
2 宁静;;动态血糖监测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17期
3 李慎果;;让血糖长治久安[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05期
4 兰晓雁;查验血糖的六点忠告[J];养生月刊;2004年09期
5 杨爱芳;中老年及高职人员血脂、血糖检测[J];中国校医;2000年06期
6 戴巧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检测及其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8期
7 ;无损血糖监测有新方法[J];光学仪器;2003年02期
8 何燕萍;太仓市城乡居民血糖水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5期
9 刘玉良;张思祥;刘伟铃;;血糖检测方法研究最新进展[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3年02期
10 王椿,喻红玲,梁荩忠,田浩明;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翠红;;自我血糖监测病人的指导[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洪哲;蒋本和;金颖妮;纪淑波;靳文瑞;董楠;;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薇;王治国;李少男;;全国床旁血糖检测仪血糖检测的质量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刘杨;何伟;李彤;周华;张彤彦;赵京阳;赵栋;柳续海;林青;侯静;王超;许媛;;计算机管理的程序化血糖控制方案在危重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和评价[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守岳;李刚;李福军;;11948名石化企业职工血糖水平调查分析[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袁举;黑花玲;黄宝平;;精细化管理在血糖检测中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冯涛;曹相原;;重症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闫雅更;张国忠;董凤丽;吕和;张琳;郭晓微;;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况调查分析[A];营养与糖尿病并发症——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陈文亮;徐可欣;杜振辉;刘蓉;范世福;;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张亚琼;;3568名体检者血糖、血脂水平调查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彬;南非启用新一代血糖检测系统[N];科技日报;2002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测血糖可降低50%死亡率[N];健康时报;2006年
3 黄春燕;冬季测血糖要勤一些[N];健康时报;2006年
4 记者 程刚;俄将试产新型血糖检测仪器[N];科技日报;2007年
5 赵淼;怎样控制血糖检测的时间和频度[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郭晓蕙 教授;偶测血糖不可靠[N];健康时报;2008年
7 栾玲 赵培;怡成生物:血糖检测领域龙头企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8 魏开敏;肺心病人为何要查血糖[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魏妍平;糖友配合检查 血糖才能准确[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欧阳婕;血糖监测不到位 并发症会提早来[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亚;光学相干层析无创血糖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张洪艳;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人体血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谷筱玉;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中背景减小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龙志;基于OCT的皮肤光学特征研究及其在无创血糖检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双艳;重症患者静脉血、动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值的比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马爽;基于PPG的无创血糖检测系统模型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
3 王敏;江苏省部分三甲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现状调查[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杨娇;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5 焦绘春;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冯涛;重症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7 吴林托;OCT应用于人体血糖无损检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蔡忠洋;基于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便携式无创血糖检测[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艳洁;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模拟样品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康;磁共振式无创血糖检测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5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80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