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疾病复发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4:35

  本文关键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疾病复发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延续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影响的研究,探讨预防和控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有效措施,以期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问题。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间在长春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完全一致。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出院前3天由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分别给予患者及主要居家照顾者(PFC)强化指导,出院后给予连续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收集基线资料,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再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有无差异,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等。 结果: 1.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尿酸、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体重指数(BMI)、心电图(ECG)、戒烟、限酒、运动(PA)以及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尿酸、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心电图(ECG)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心电图(ECG)、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戒烟、限酒、运动(PA)、体重指数(BMI)控制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控制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能够得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会更加明显、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3.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会显著提高、主要居家照顾者(PFC)的教育和支持及复发危险因素中血压(BP)、空腹血糖(F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心电图(ECG)、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戒烟、限酒、体重指数(BMI)、运动(PA)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4.早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防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键。制定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药物和治疗计划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最终减少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改善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
【关键词】: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延续护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7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英文缩略词13-15
  • 第1章 绪论15-24
  • 1.1 相关概念15-16
  • 1.1.1 脑卒中15
  • 1.1.2 脑卒中分型15
  • 1.1.3 延续护理15-16
  • 1.1.4 依从性16
  • 1.1.5 主要居家照顾者16
  • 1.2 研究背景16-1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3
  • 1.3.1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措施18-20
  • 1.3.2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现状20-23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4
  • 1.4.1 研究目的23
  • 1.4.2 研究意义23-24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4-30
  • 2.1 研究对象24-25
  • 2.1.1 纳入标准24-25
  • 2.1.2 排除标准25
  • 2.2 研究方法25-29
  • 2.2.1 研究对象分组25
  • 2.2.2 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25-27
  • 2.2.3 资料分析与统计学处理27-28
  • 2.2.4 质量控制28
  • 2.2.5 伦理原则28-29
  • 2.3 技术路线29-30
  • 第3章 结果30-39
  • 3.1 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均衡性比较30-32
  • 3.1.1 一般情况30-31
  • 3.1.2 家族史31
  • 3.1.3 既往史31
  • 3.1.4 不良生活行为方式31-32
  • 3.2 TC 干预 1 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32-34
  • 3.2.1 对患者药物和治疗依从性影响的比较32
  • 3.2.2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的比较32-34
  • 3.3 TC 干预 3 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34-35
  • 3.3.1 对患者药物和治疗依从性影响的比较34
  • 3.3.2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的比较34-35
  • 3.4 TC 干预 6 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35-37
  • 3.4.1 对患者药物和治疗依从性影响的比较35-36
  • 3.4.2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控制的达标率的比较36-37
  • 3.5 复发入院率及死亡率的组间比较37-39
  • 第4章 讨论39-44
  • 4.1 TCI 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39-40
  • 4.2 TCI 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PFC 教育和支持的影响40-42
  • 4.3 TCI 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影响42-43
  • 4.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43-44
  • 第5章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3
  • 附录53-5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荣;朱京慈;陈颖峥;;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周正媣;周智凯;;“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年01期

3 刘玉玲;石霞;王雪梅;;老年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小组的设立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12期

4 石红英;;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08期

5 石霞;刘美玲;侯玉;王雪梅;;出院计划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01期

6 毛惠娜,刘雪琴;出院病人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年14期

7 张健;孙昌友;李小宇;;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8 耿劲松;蒋葵;陈亚兰;顾锦贤;倪衡建;董建成;;早期出院支持策略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35期

9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二)[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6期

10 李雅琴,余丽君,刘国英;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8期



本文编号:828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828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