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06:25

  本文关键词: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直系女性家属 抑郁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水平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家属一般资料、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抽取浙江省肿瘤医院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100名直系女性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SDS抑郁标准分为44.61±11.29,与国内常模(男女性41.88±10.57或仅女性41.54±10.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发生抑郁20名,发生率为20%;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阶段、家庭角色、年龄均为家属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属年龄、患者治疗阶段是家属抑郁的危险因素,可以解释抑郁14.7%的方差变异量。结论女性乳腺癌患者直系女性家属抑郁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家属年龄、患者治疗阶段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或社区保健人员应提高对此类群体的关注。
【作者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关键词】乳腺癌 直系女性家属 抑郁
【分类号】:R473.73
【正文快照】: 乳腺癌在我国已排到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由于女性生物敏感性等特征,其抑郁程度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列居高位[1]。而作为乳腺癌患者的直系女性家属(母女、姐妹),其患乳腺癌的风险与普通人群相比,可增加1.8~5.0倍[2]。文献报道,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疾病发生率等于或大于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梦华,刘大可,高立峰,金凡;饮茶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J];肿瘤;2002年03期

2 陈佳鹏,林刚,周宝森;农药暴露与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3期

3 包晓梅,马建新,王立英,王英;包头市2002-2003年女性乳腺癌病例特征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袁志敏;;休闲活动与绝经后老年女性乳腺癌危险间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5 心文;北京市女性乳腺癌增长率超过欧美国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年03期

6 梁亚琼;;1997—2005年南京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年05期

7 陈文新;肖坚;林鸿侠;;青年女性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年01期

8 桑剑锋;王雪晨;姚永忠;苏磊;;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8年06期

9 潘秀丹;王慧文;李洵;;沈阳市1992~2006年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33期

10 马松;安琳;;1996~200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琪;郭宇飞;;青年女性乳腺癌国内现状和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管丽莉;邬洪梁;陈曼娜;刘培香;李良玉;梁兵;;女性乳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胡樱;王增珍;黄绪镇;凌慧;付向华;;女性乳腺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王旭芬;杨澜;张磊;杨莉;;老年女性乳腺癌204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孙丽华;;辽宁省建立女性乳腺癌筛查、监测信息系统的思考[A];第十八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赖凯华;陆瑞芳;徐达道;;上海市区女性乳腺癌血硒水平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7 邹练;田建荣;吴含书;;青山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沈珊珊;何金彩;何静静;胥刘秀;;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失眠、抑郁和焦虑相关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9 庞轶;黄源;李佳圆;李卉;陶萍;王琼;李卉;黄蓉;李畅畅;;651例女性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分析-10年回顾性研究[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裴广军;付莉;崔亚玲;高利华;王文雷;陆维权;;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宋清坤;我国女性乳腺癌恶性度更高[N];健康报;2012年

2 记者 苏桂秋;女性乳腺癌免费筛查项目启动[N];大连日报;2010年

3 早报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郦晓君;申城女性乳腺癌发病呈老龄化[N];东方早报;2014年

4 记者 文洁;每年有4万人死于癌症[N];甘肃法制报;2009年

5 健康时报驻新加坡记者 杨锐;65岁患癌几率分界线[N];健康时报;2011年

6 王伦;北京:肺癌居恶性肿瘤首位[N];健康时报;2004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常宾;什么样的肿块最危险?[N];健康时报;2009年

8 孙理 记者 黄春英;全省每年4.8万人死于恶性肿瘤[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管晶晶;癌症发病率走高与什么有关?[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萱;消除蜂王浆安全评价误区[N];中国食品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丽媛;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模型的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戴俊程;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中国女性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蓓;武汉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生存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霓;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病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艳;女性乳腺癌患者情绪抑制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2 刘炜;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静;7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宋可梁;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周桃玉;microRNA-214在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暨南大学;2015年

6 朱琳;ERβ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周立芝;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术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8 何益腾;87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洪德;乳腺实质X线分型法与BI-RADS分类法在农村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赵鸿;大庆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7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867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