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破裂砂岩单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损伤破裂砂岩单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破裂岩样 损伤岩样 峰后蠕变 单轴蠕变 蠕变模型
【摘要】:深部岩体工程处于高应力环境中,开挖破裂后的工程岩体在持续的高地应力作用下具有很强的时间效应,深入研究其峰后蠕变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先采用RMT-150B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完整岩样进行单轴峰前屈服、峰后破裂卸载试验,制备出具有不同破裂损伤程度的峰前屈服、峰后破裂的损伤岩样;再采用RLW-2000型微机伺服岩石三轴流变仪对其进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其单轴蠕变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损伤岩样波速与完整岩样相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损伤岩样各级应力水平下,瞬时应变量均是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且均符合线性函数关系;相同应力水平下,峰后破裂损伤岩样瞬时应变明显大于峰前屈服损伤岩样;各级应力水平下,总体上各蠕变量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且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相同应力水平下,峰后破裂损伤岩样蠕变量明显大于峰前屈服损伤岩样,且随着荷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两者差异程度增加;损伤岩样各瞬时变形模量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均逐步提高,两者之间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各应力水平下对应的瞬时变形模量存在明显差异,岩样损伤程度越高,瞬时变形模量越低;各损伤岩样在各级应力水平下,改进的西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其单轴蠕变特征。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河南理工大学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04068)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SKLGDUEK1207) 河南理工大学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2012KF-03);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No.B2012-048)~~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深部岩体工程处于高应力环境中,其开挖后围岩经历弹塑性变形→破裂→再破裂的过程,破坏后的围岩在持续的高地应力作用下具有很强的时间效应,表现为明显的流变或蠕变[1-7]特征,由此造成深部工程围岩多表现为明显的大流变变形破坏,加大了深部工程围岩稳定维护的难度。深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王丁;韩小刚;周晓明;;侧向变形控制下的灰岩破坏规律及其峰后本构关系[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2 王学滨;;基于梯度塑性理论的岩样峰后变形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3 李文婷;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袁超;;基于莫尔 库仑准则的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4 韩国锋;王恩志;刘晓丽;;岩石峰后非达西流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5 韩建新;李术才;李树忱;杨为民;汪雷;;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2期
6 李树忱;汪雷;李术才;韩建新;;不同倾角贯穿节理类岩石试件峰后变形破坏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7 张黎明;王在泉;李华峰;孙辉;;粉砂岩峰后破坏区应力脆性跌落的试验和本构方程研究[J];实验力学;2008年03期
8 王学滨;;峰后脆性对非均质岩石试样破坏及全部变形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Zeng-hui ZHAO;Wei-ming WANG;Xin GAO;;基于峰后刚度劣化的软弱岩体强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4年04期
10 王学滨;张君;;单轴压缩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柱的峰后非线性尺寸效应[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黎明;王在泉;宋全锋;贺俊征;;粉砂岩卸荷破坏全过程的试验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秉政;深部硬岩峰后力学参数演化规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江益辉;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峰后损伤破坏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2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0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