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_城市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规模扩张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的行列。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快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尤其是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的要求也愈加紧迫。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持城市合理结构、避免城市规模无序蔓延的提升方式。城市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分别是城市外部延伸和土地内部挖掘的作用表现,在当前背景下研究两者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基于要素替代和要素集聚原理,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关系。即静态条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现有城市内部以相对价格较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等非土地要素替代土地要素,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要素集聚程度,用加大已利用土地的开发程度来替代城市规模的横向拓展,在此机理作用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规模有负向的作用效应;动态条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将引起单一地块、城市分区或城市总体层面的要素集聚,带来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通过外部规模效应形成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吸引更多要素的进入、累积和相互作用,促进城市内部产业升级,推动弱势产业横向外迁,进而拓展城市横向规模。 研究中构建了城市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首先选取已有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且易得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贡献率累积超过85%的主成分中荷载值靠前的指标作为本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与城市土地规模一起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最后,对城市规模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初始模型进行优化,反复对模型进行拟合、评价和修正后获取两者关系的最优结构模型。 根据SEM模型的输出结果分析了各路径的作用原理和参数,继而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各指标、各内涵方面和总体对城市规模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相一致,即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规模既存在显著而直接的“逆向”耦合,又存在显著而间接的“正向”耦合。研究结果表明,“逆向”与“正向”作用的总体效果为正向的,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下,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将促进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为此,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政策中,需要意识到在目前的发展情况下,我国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改善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需要给大城市一定的规模拓展空间。另一方面,然而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依然存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相对较大的现象。因此更需要注意到,我国大城市内部土地潜力挖掘的力度依然有待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