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上海建筑建材业网_共话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18 22:25

  本文关键词:建筑建材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编者按: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9个厅局和贵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首届中国·贵州国际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博览会”,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包括”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3大主题内容;博览会期间,共举办了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在开幕式当天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共有来自中天城投集团EPC五化一体工程、贵州省清镇市住宅产业化、黔南州长顺县杭萧钢构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生产、六盘水地下综合管廊等10余个新型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共计145.21亿元。据悉,本次博览会的举办是为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的要求。通过精心组织筹备,博览会成功举办,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但总体上建筑施工仍以现场浇筑作业为主,装配式建筑发展严重滞后,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建筑材料、建筑产业工人的深刻变革,对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及发展装配式建筑”两条主线,继续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

贵州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独具特色的苗寨等传统民居多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已成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特色产品。用现代木结构技术对传统民居进行升级改造,可有效解决防火、防虫、防腐等问题,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又保住了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还能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

●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黄家培

以“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城乡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首届中国·贵州国际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博览会”在“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共话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特别是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新前景,这是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情。

贵州之贵,贵在丰富的自然资源、贵在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在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在美好的发展前景。新型建筑建材业是贵州省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声名远播,目前,贵州省已累计获得标识证书或通过标识评价的项目69个,建筑面积达1187万平方米;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97%,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1500万平方米,已成为贵州省新型建筑业发展的重大突破、重要载体。

2016年6月16日~ 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视察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抗震性能优于传统建筑,生产效率高,建筑施工不受季节影响、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隐患小,节省劳动力,基本无环境污染,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等。可以说,发展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在贵州省既有基础,,又有条件;既有要求,更有前景。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用足、用活贵州省在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上的优势,按照“总量做大、结构做优、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示范带动、改革促进、绿色导向等“五大工程”,切实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

●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 姚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期盼。作为当今时代的建设者,就是要全力推进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在我国,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四大节能产业中,建筑节能被视为热度最高的领域,也是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其实,绿色建筑并不意味着高价格、高成本,也不仅仅局限于新建筑。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推广绿色建筑也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因为,广大居民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全民应该具有节能环保的意识。目前,一些新建建筑的节能效果不错,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大换血”,往往就会破坏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本文关键词:建筑建材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1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