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1996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应用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1996年
结构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刘季 宋根由 李暄 田石柱
【摘要】:结构主动控制是结构振动控制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属土木工程中的高科技领域.目前国内外对结构主动控制理论和算法已有一些研究,其试验研究很少,美国国家 Buffalo 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T.T.Soong 教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结构主动控制试验,本试验是我国第一个结构主动控制试验.本文针对五层钢框架(1∶4)模型设计建立了主动质量阻尼(AMD)主动控制系统,成功地完成了 AMD 主动控制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317;TU311.3
【正文快照】:
结构控制的概念是1 972由T.P.Ya。首先提出来的‘,,,,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人们 对结构控制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结构控制已作为土木工程领城的一门新兴领城得到了广 泛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蜻尺试脸和工程应用表明:结构控制是结构抗展、 抗风的一条有效途径·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季,周云;结构抗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上)──基础隔震与耗能减震技术[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慕欣;;框—剪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延年;刘斌;李艺;范鹤;;MRD与LRB相混合的结构振动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刘冰,周云,邓雪松,徐赵东;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5期
4 周云,刘季;两种摩擦耗能器的比较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1期
5 周云,刘季;新型耗能(阻尼)减震器的开发与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1期
6 周云,刘季;双环软钢耗能器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2期
7 林建华;结构半主动控制的新技术──主动变刚度/阻尼控制[J];福建建筑;2000年01期
8 吴曼林;谭平;叶茂;;建筑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应用综述[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王奇;刘海卿;;应用SMA-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效果数值模拟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10 周云;邓雪松;汤统壁;吴从晓;聂一恒;丁鲲;;中国(大陆)耗能减震技术理论研究、应用的回顾与前瞻[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志云;郭连考;张东利;;ANN自适应控制在多层结构振动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吉小萍;董军;;新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特点及抗震性能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江;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徐龙河;基于MR阻尼器的半主动结构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杨世浩;水工弧形闸门流激振动的MR智能半主动控制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欧谨;粘滞阻尼墙结构的减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朱礼敏;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潘秀珍;偏心支撑结构在现代钢结构应用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金龙;地震作用下多塔斜拉桥失效模式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汪权;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曾辉;交流液压隔震装置的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勋;钢板—橡胶摩擦耗能支撑体系的技术标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文俊;基于多级限位耗能装置的新型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滕晓飞;多维地震下平立面不规则金属耗能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彭著;基于能量的耗能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何中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范雪梅;底部框架结构被动控制及时程分析[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7 卞建宾;保型振动控制在建筑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德月;剪切屈服板耗能器在钢框架中的减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绍文;高层隔震建筑中支座抗拉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涂伟荣;新型伸臂消能结构体系减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青;徐家云;;具有顶层吸振器的相邻结构优化刚度计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1992年Z2期
2 闵书亮,刘季;结构控制的一种计算解耦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孙建刚;立式储液罐隔震结构的一种控制体系[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1期
4 郭安薪;李惠;欧进萍;杨蔚彪;;广畅国际大厦磁流变和粘滞阻尼器抗震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4期
5 王刚,姚谦峰;静态输出反馈在被动控制设计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6 李钢;李宏男;;新型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7 黄克华;;阻尼器在连体结构中的振动控制作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8 罗登贵;雷静雅;汲军广;;房屋建筑基础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刘季;中国结构控制研究状况[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10 山本雅史,铃木祥之;日本结构控制的工程应用(英文)[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季;宋根由;李暄;田石柱;;结构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2 徐家云;李桂青;吴学军;潘可荣;;主动控制力与结构物之间距离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3 丛青;钱若军;;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综述[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李海岭;葛修润;霍达;;考虑SSI影响的结构神经网络控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5 李桂青;;结构振动的控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刘华波;王红囡;;结构控制与智能材料[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7 王晓明;陈焱;;高耸结构控制非比例阻尼型动力响应计算模式[A];第十一届高耸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8 刘第楷;徐家云;李桂青;;进化计算理论在结构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9 李书进;李桂青;;结构控制中圆柱形浅水TLD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10 吴彦文;刘方;;结构风振控制计算机仿真及算法比较[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冯海波;[N];广东科技报;2009年
2 耿庆海;[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实习生 肖丹 郑建东 记者 杨捷;[N];长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保兵;拉索振动主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刘猛;新型铅阻尼器与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3 张耀华;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动力学及结构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4 郑久建;粘滞阻尼减震结构分析方法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张强;非线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熊俊明;可控调谐液体阻尼器系统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7 杨润林;结构模糊振动控制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李芦钰;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智能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邓志恒;预应力巨型框筒悬挂阻尼控制结构体系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10 宋德传;多高层建筑结构组合控制理论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勇;AMD蚀化边坡岩体细观力学效应及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元国凯;基于动力响应测量的结构非线性行为识别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陈亮;基于参考模型MCS自适应算法的AMD主动控制装置的振动台试验[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泽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4年
5 胡伟鹏;建筑结构与控制系统并行设计的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蔡晓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优化[D];湖南大学;2005年
7 杜卫卫;含硫化物矿山AMD蚀化诱发滑坡的宏观力学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宫成欣;球形储罐地震反应及结构控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潘峰;新型钢连梁控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陈招平;矩形TLD结构振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应用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