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7: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城市过度开发的背景下,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大,破坏了自然水文循环,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与日渐增大的排水压力不相匹配,造成城市内涝现象日益严重。针对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雨洪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其利弊,借鉴古代雨洪管理办法,分析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雨洪管理理念,试图探索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建设保证城市水安全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内涝防治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构建完整的排水系统,包括宏观层面的大排水系统、中观层面的小排水系统、微观层面的微排水系统。本文认为针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不足造成的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式应把排水与蓄滞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规划河湖水系、排水管网、LID措施三个要素的布局,综合控制城市雨洪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水系规划 排水管网 低影响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2;TV21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26
  • 1.1. 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9-11
  • 1.1.1. 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并存9-10
  • 1.1.2. 海绵城市提出的过程10-11
  • 1.2.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11-14
  • 1.2.1. 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11-12
  • 1.2.2. 城市内涝的特征12-14
  • 1.3.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的关系14-16
  • 1.4. 相关研究16-20
  • 1.4.1. 有关海绵城市的研究16-18
  • 1.4.2. 有关内涝防治的研究18-20
  • 1.4.3. 综合评价与总结20
  • 1.5. 本文研究的方向及思路20-21
  • 1.6. 论文探新与研究方法21-25
  • 1.6.1. 研究目的22
  • 1.6.2. 研究方法22-24
  • 1.6.3. 研究框架24-25
  • 1.7. 小结25-26
  • 2.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雨洪管理实践26-40
  • 2.1. 相关概念26-27
  • 2.2. 雨洪管理理论27-31
  • 2.2.1. 低影响开发(LID)28-29
  • 2.2.2. 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SUDS)29
  • 2.2.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29-30
  • 2.2.4. 活跃、美丽、洁净水项目(ABC)30-31
  • 2.3. 雨洪管理实践31-33
  • 2.3.1. 构建城市大排水系统31-32
  • 2.3.2. 保护城市天然水系32-33
  • 2.3.3. 排蓄结合的规划理念33
  • 2.4. 中国古代人的智慧33-39
  • 2.4.1. 古代北京城市雨洪管理技术33-37
  • 2.4.2. 古代杭州城利用水系防治内涝方式37-39
  • 2.5. 小结39-40
  • 3. 城市雨洪管理方式及现状分析40-52
  • 3.1. 城市雨洪管理系统规划方法41-44
  • 3.1.1. 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念41-43
  • 3.1.2. 传统排水系统在雨洪管理问题中的局限性43-44
  • 3.2. 河网系统在雨洪管理中的现状44-46
  • 3.2.1. 河网水系对城市雨洪管理的作用45
  • 3.2.2. 河网水系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现状45-46
  • 3.3. 城市绿地在雨洪管理中的现状46-47
  • 3.3.1. 绿地对城市雨洪管理的的作用46-47
  • 3.3.2. 绿地在城市内涝防治上的局限性47
  • 3.4. 目前雨洪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47-50
  • 3.4.1. 管理陈旧——部门间缺乏合作47-48
  • 3.4.2. 技术制约——缺乏系统规划48-49
  • 3.4.3. 功能错位——水系破坏严重49
  • 3.4.4. 规划不足——忽视绿色基础设施49-50
  • 3.4.5. 雨洪管理系统的改进方法50
  • 3.5. 小结50-52
  • 4. 防治城市内涝的控制策略的构成分析52-60
  • 4.1. 确定城市内涝防治的控制策略53-55
  • 4.1.1. 弹性控制(水量分散、弹性排水)53-54
  • 4.1.2. 空间控制(地表存储、管渠输送)54-55
  • 4.1.3. 过程控制(延缓径流、滞留渗透)55
  • 4.2. 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空间需求55-56
  • 4.2.1. 宏观流域层面——完善流域雨洪调蓄系统55-56
  • 4.2.2. 中观城市层面——建立城市雨洪管理格局56
  • 4.2.3. 微观场地层面——调整场地雨洪管理模式56
  • 4.3. 三个控制策略之间的关系56-59
  • 4.3.1. 河网水系优先布局——网络化的骨干——主干57
  • 4.3.2. 管渠系统细化集流——树枝状的分支——树枝57-58
  • 4.3.3. LID措施滞留消纳——面状广布系统——树叶58-59
  • 4.4. 小结59-60
  • 5. 基于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构建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60-121
  • 5.1. 提倡构建大排水系统:区域雨洪规划模式60-84
  • 5.1.1. 城市水系的合理规划61-65
  • 5.1.2. 不同国家的水复兴探索65-82
  • 5.1.3.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下以减少内涝为目的的水系规划82-84
  • 5.2. 努力完善小排水系统:城市传统雨洪管理模式84-90
  • 5.2.1. 改善城市传统排水系统84-85
  • 5.2.2. 不同国家的排水系统改造85-89
  • 5.2.3.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下以减少内涝为目的排水系统规划89-90
  • 5.3. 鼓励建设微排水系统:LID理念落实90-119
  • 5.3.1. LID理念的具体建设方式90-96
  • 5.3.2. 不同国家的LID建设案例96-105
  • 5.3.3.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下以减少内涝为目的的LID模式105-119
  • 5.4. 小结119-121
  • 6. 总结与思考121-124
  • 6.1. 研究结论121-122
  • 6.2. 不足与展望122-124
  • 参考文献124-128
  • 个人简介128-129
  • 导师简介129-130
  • 获得成果目录130-131
  • 致谢1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海明;;南宁全面改造七一总渠[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3期

2 司国良;黄翔;;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9年19期

3 胡盈惠;;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内涝治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2期

4 本刊评论员;;当今城市内涝频发 未来防涝设计先行[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8期

5 袁业飞;;城市内涝 治而不愈的僵局如何打破?——聚焦我国城市“逢雨必涝”顽疾[J];中华建设;2011年08期

6 张越男;郭瑞;;科学排水改善英国城市内涝局面[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9期

7 吴玉成;;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06期

8 薛梅;陶俊娥;郭玲玲;;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年04期

9 ;出现城市内涝 成都5级应急响应[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8期

10 丁燕燕;韩乔;;城市内涝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J];市政技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余;;黄山市城市内涝与排涝措施[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2 郭雪梅;任国玉;郭玉喜;赵彩萍;;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因子及气象服务对策[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立峰;谢海滨;;防治城市内涝和热岛要以水土保持为基础[A];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白翠霞;陈花;;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A];武汉市第三届学术年会——两型社会与水生态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卓;张越男;郭瑞;刘华;;案例5 国外大都市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6 许丽丽;杨湘毅;;由城市内涝引发的新形势下城市雨水排水体系的思考[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帆;陈芷菁;胡建华;;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内涝预警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8 庄红波;高瑞泉;饶华炎;;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年

9 张怡;;平原中小城市内涝分析——以商丘为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10 马力文;周虎;孙银川;张少波;;银川市城市内涝等级预报[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 刘远举;城市内涝中的真问题与假问题[N];东方早报;2011年

2 记者 时明霞;大武口治理城市内涝[N];宁夏日报;2013年

3 陈洁;云南探索建立城市内涝预报机制[N];西部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高月英;根治城市内涝“防”“留”并重[N];云南政协报;2013年

5 李松梧 牛振中;城市内涝防御的“排”与“蓄”[N];中国水利报;2013年

6 记者 李艳红;要把防治城市内涝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牢[N];辽源日报;2013年

7 陈洁;城市内涝 救援有了两栖车[N];中国航天报;2014年

8 通讯员 陈梅 陈卫良 高丽;共同推进城市内涝防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硕;城市内涝 如何面对“排”与“留”?[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姜德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城市内涝防治的生态保护对策[N];人民长江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惠宇;广州城市内涝应急处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小伟;融合排水知识的BP网络与水力模型在城市内涝模拟中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坚;广州市越秀区内涝治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晨;城市雨洪特征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弓亚栋;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长安大学;2015年

6 朴希桐;下垫面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任韶华;现代城市内涝频发下的防涝体系及防涝设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乔宁;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袁媛;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赵杨;城市积水与内涝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52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