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实测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02:06
本文关键词: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实测与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宿舍室内品质状况堪忧。我国严寒地区室内外温差较大,为减少能耗和维持室温,建筑气密性好,开窗通风时间较短,加上室外严重的雾霾使得学生宿舍室内新风只能依靠门窗缝隙的渗透,通风量不足,导致室内空气恶劣。本文首先对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室内常见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进行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我国室内PM_(2.5)浓度标准上限进行设定,建议值为0.075mg/m3。为了对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室内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选取了代表城市哈尔滨某高校学生宿舍进行现场测试。选取室内主要污染物CO_2、CO、PM_(2.5)、TVOC进行连续测试以及抽取76个宿舍进行抽样测试学生夜间在入睡前上述污染物浓度值。选取CO_2为示踪气体,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宿舍在关窗条件下,依靠风压和热压通过门窗渗透进入室内的新风量及换气次数。受到热压的影响,楼层低的换气次数大于楼层高的,受风压和当地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外窗朝南和朝西的宿舍比朝北和朝东的宿舍换气次数大。通过计算,即使室内人员只有1人,在入睡之前开窗通风将温度降低至室外浓度400ppm的条件下,夜间通过门窗渗透进入室内的新风量无法稀释室内CO_2使其浓度不超过标准国定的浓度上限1000ppm。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在室内没有PM_(2.5)散发量的情况下,PM_(2.5)的浓度主要受到室外空气雾霾和室内人员活动带来扬尘。室内人员活动、开窗通风、关窗室外浓度大于室内情况下等因素对室内浓度变化规律与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了分析。对采样宿舍选取模糊评价和灰色关联评价法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室外PM_(2.5)浓度越高,宿舍室内空气污染级别越高。男生宿舍由于受到生活习惯的影响,由于抽烟和同一时间CO_2散发量大,单个房间入住率高等特点,会导致空气污染等级比女生高。朝向对室内空气清洁度等级的分布影响不大,受到受到风压影响新风量的大小,西向的室内空气品质略差于东南向。同样,受到热压和当地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在楼层较高的宿舍室内空气质量要比楼层差。针对宿舍各种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自然通风无法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清洁度,需要采取机械通风等各种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关键词】:严寒地区 学生宿舍 室内空气品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1;TU8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2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 1.2 室内空气品质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9-11
- 1.2.1 室内空气品质国外研究状况9-10
- 1.2.2 室内空气品质国内研究状况10-11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内容11-12
- 第2章 学生宿舍室内污染物来源与健康影响12-19
- 2.1 引言12
- 2.2 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12
- 2.3 室内常见的污染物来源及危害12-17
- 2.3.1 室内CO_2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3
- 2.3.2 室内CO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3-14
- 2.3.3 室内甲醛、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4-15
- 2.3.4 室内SO_2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5
- 2.3.5 室内NH_3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5
- 2.3.6 室内氡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5
- 2.3.7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5-16
- 2.3.8 室内微生物来源及对人体的影响16-17
- 2.4 室内常见的污染物浓度标准探讨17-18
- 2.5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实测与分析19-43
- 3.1 引言19
- 3.2 测试方案19-23
- 3.2.1 测试对象及时间19-20
- 3.2.2 测试仪器20-22
- 3.2.3 测点布置22
- 3.2.4 数据采集及处理22
- 3.2.5 测试内容及参考22
- 3.2.6 测试方案22-23
- 3.3 学生宿舍连续测试室内污染物浓度及温湿度变化规律23-31
- 3.3.1 某一两人宿舍室内污染物浓度和温湿度参数变化规律23-26
- 3.3.2 同一宿舍室内污染物浓度和温湿度等参数变化规律26-31
- 3.4 污染物变化规律与数据分析31-41
- 3.4.1 CO_2浓度影响因素分析31-37
- 3.4.2 PM_(2.5) 浓度影响因素分析37-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严寒地区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评价结果分析43-64
- 4.1 引言43
- 4.2 不同的室内环境评价方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43-50
- 4.2.1 灰色关联评价法的原理与计算43-46
- 4.2.2 健康风险评价法46-47
- 4.2.3 模糊评价法的原理与计算47-49
- 4.2.4 综合指数评价法的原理与计算49-50
- 4.3 学生宿舍睡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与分析50-59
- 4.3.1 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采样宿舍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53-56
- 4.3.2 用模糊评价法对采样宿舍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56-59
- 4.4 学生宿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结果分析59-63
- 4.4.1 两种评价方法比较59
- 4.4.2 评价结果数据分析59-63
- 4.5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宿舍室内环境控制和改进策略64-67
- 5.1 引言64
- 5.2 各种污染物浓度的控制策略64-65
- 5.2.1 室内CO_2浓度的控制64-65
- 5.2.2 室内PM_(2.5)浓度的控制65
- 5.2.3 室内CO、TVOC浓度的控制65
- 5.3 本章小结65-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4
- 致谢74
本文编号:53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3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