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市中心的“批判性重建”
发布时间:2017-07-17 10:00
本文关键词:柏林市中心的“批判性重建”
【摘要】:柏林在1980年代提出了"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与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考虑现代生活要求的基础上,重现历史古城的格局,发展差异化的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作为1990年代欧洲城市设计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将美学和历史空间维度作为引导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力强调公众参与,引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
【作者单位】: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柏林 城市设计 批判性重建 公众参与 美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808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608)
【分类号】:TU984.5
【正文快照】: 对于欧洲历史城市中心的城市设计工作来说,柏林的贡献主要是基于“城市的批判性重建”(Kritischen Rekonstruktion der Stadt)确定的纲领与实践。1987年,西柏林举办了一次国际建筑展览(IBA: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建筑师兼城市设计师约瑟夫·保罗·克莱恩胡斯(Jose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文;艺术家的天堂——柏林博物馆巡礼[J];江苏建筑;1995年03期
2 修春海,孙应振,刑大军;柏林市供水工艺特点[J];给水排水;1998年12期
3 ;国际动态[J];时代建筑;2001年04期
4 ;项目与作品[J];中国园林;2011年09期
5 约翰·奥赖利;蓝西;;拉思敏斯斯旺中心开发,爱尔兰[J];世界建筑;1986年03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暹;杜德印会见柏林市议会议长[N];北京日报;2010年
2 小钢;智能候车亭在柏林建成[N];中国建设报;2000年
3 记者张静宇;江主席出席柏林市政府欢迎招待会[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 马小宁、江建国、章念生;胡锦涛会见柏林市市长沃沃莱特[N];人民日报;2005年
5 安李超;德国印象[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美法英德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举行活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韩星桥;访德散记[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吕鸿;玩中取乐 玩中求知[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诸葛漪;中华文化“走出去” 更要“走进去”[N];解放日报;2014年
10 本报驻柏林记者 倪永华;今天过了是明天[N];科技日报;2001年
,本文编号:553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5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