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秦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安临潼秦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西安临潼经历周、秦、汉、唐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化资源种类丰富,更是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址和名胜古迹。秦文化壮美、浑厚、简洁、古朴、凝练,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化形式,如何在临潼区域建设中,把握遗址的文化气质、精神内涵,彰显秦文化的主题色彩,弘扬秦文化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秦东陵是战国后期秦国的陵墓遗址,共有四个陵区,而四个陵区现在都还未经过钻探开发,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也比较少,所以导致了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秦东陵所葬的是秦始皇的父母亲及祖父母亲,包括历史赫赫有名的宣太后墓,其实那里还是很有一番滋味的,也可以顺道吊坑儒谷。近些年来,有关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秦代都城遗址、帝王陵园等大量文化遗存的发展及考古发掘,特别是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为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更进一步推动了秦文化研究的发展。为了使设计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秦文化,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走访了陕西省关于秦文化的遗址公园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对秦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历史概况、建筑特征、造园特征和艺术品文化特征进行浅析,并感受已建成的遗址公园的文化气息,现场体验感,对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本文以秦文化为研究对象,以西安临潼秦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借鉴国内外优秀遗址公园设计与秦文化遗址公园设计,通过对秦文化元素的分析、对比、提炼,总结并结合秦东陵特有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运用主景、衬景、障景、隔景、框景、借景等表现手法,和遗址公园的相关设计原则,应用到秦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之中。并得到了一系列设计成果。
【关键词】:秦文化 遗址公园 景观 规划设计 西安临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51.2;TU986.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前言11
-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11-13
- 1.2.1 研究的背景现状11-12
- 1.2.2 研究的目的12-13
- 1.2.3 研究的意义13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13-15
- 1.3.1 研究的内容13
- 1.3.2 研究结构13-14
- 1.3.3 研究方法14-15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15-19
- 1.4.1 国外遗址公园研究进展15
- 1.4.2 国外优秀案例15-17
- 1.4.3 国内遗址公园研究进展17
- 1.4.4 国内优秀案例17-19
- 第二章 秦文化基本特征分析19-23
- 2.1 秦之起源19-20
- 2.1.1 秦图腾19
- 2.1.2 秦人来源19-20
- 2.2 秦发展历史20-22
- 2.2.1 非子养马20-21
- 2.2.2 七次东迁21
- 2.2.3 立木变法21-22
- 2.2.4 统一六国22
- 2.3 秦对现在艺术设计的启示与推动22-23
- 第三章 遗址公园基本概述23-26
- 3.1 遗址公园的概念23
- 3.2 遗址公园的特点23
- 3.2.1 可持续发展性23
- 3.2.2 文化传承性23
- 3.2.3 主题专一性23
- 3.3 遗址公园的作用23-24
- 3.3.1 有利于缓和遗址保护用地与城市用地之间的冲突23-24
- 3.3.2 有利于遗址的可持续发展24
- 3.3.3 有利于对古遗址进行有效保护24
- 3.3.4 有利于教育大众24
- 3.4 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原则24-26
- 3.4.1 原真性原则24
- 3.4.2 完整性原则24
- 3.4.3 可持续发展原则24-25
- 3.4.4 文化性原则25
- 3.4.5 主题性原则25
- 3.4.6 以人为本原则25
- 3.4.7 生态原则25-26
- 第四章 秦文化在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与借鉴26-29
- 4.1 秦二世遗址公园分析26-27
- 4.2 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分析27-29
- 第五章 设计研究——西安临潼秦东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29-51
- 5.1 背景区位分析29-31
- 5.1.1 项目背景介绍29
- 5.1.2 项目区位分析29-30
- 5.1.3 项目场地分析30
- 5.1.4 项目自然条件分析30-31
- 5.2 秦历史文化31-35
- 5.2.1 秦土木工程31
- 5.2.2 秦手工制造31-32
- 5.2.3 秦冶铁业32
- 5.2.4 秦壁画32-33
- 5.2.5 秦建筑33
- 5.2.6 秦文字33-34
- 5.2.7 秦服饰34
- 5.2.8 秦音乐与舞蹈34-35
- 5.3 秦精神文化内涵35
- 5.4 秦东陵遗址公园设计定位35-36
- 5.4.1 初步研判35
- 5.4.2 性质定位35-36
- 5.5 秦东陵遗址公园设计原则36
- 5.6 秦东陵遗址公园规划设计36-41
- 5.6.1 设计构想36-37
- 5.6.2 平面布局37-38
- 5.6.3 功能分区38-39
- 5.6.4 交通分析39
- 5.6.5 设施分析39-40
- 5.6.6 节点分析40-41
- 5.7 设计语言艺术分析提炼41-42
- 5.7.1 秦汉文化色彩提炼(见表 1)41
- 5.7.2 秦艺术提炼分析(见表 2)41-42
- 5.8 秦东陵遗址公园主要景观节点概述42-45
- 5.9 秦东陵遗址公园铺装设计(意象)45-46
- 5.10 秦东陵遗址公园城市家具设计46-47
- 5.11 秦东陵遗址公园植物配置47-51
- 第六章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介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从遗址公园的分类看保护与开发[J];中外建筑;2009年07期
2 李海燕;;国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3 王西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程感悟[J];建筑创作;2012年01期
4 李璇;;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6期
5 张松涛;;厘清遗址公园的工作根本[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6 成玉宁;;遗址及其公园化[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7 杨春梅;;记忆的表达[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8 陆琦;;遗址与遗址公园[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9 冯骥才;;请不要遗址公园化[J];报刊荟萃;2010年10期
10 冯国;李梁;;陕西省规划在秦始皇陵建设大型遗址公园[J];陕西建材;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从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建设看公园建设管理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倪士毅;;浅谈“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t ;;整修西洋楼遗址的一次现场讨论会[A];《圆明园》学刊第二期[C];1983年
4 华冠球;陈浩;;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三[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5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五[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6 华芳;王沈玉;;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以杭州市南宋临安城遗址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7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结合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张祖群;;环境保护:大遗址可持续发展的基点[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晴;;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以南京明代官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卓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七三一”遗址将规划建成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沈仲亮;哈尔滨将建“731”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何勇海;警惕“遗址公园化”愈演愈烈[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何勇海;给遗址与公园划一条清晰界线[N];太原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柳晓宁;建设遗址公园是对古代遗址最好的保护方式[N];鹤壁日报;2014年
6 记者 李薇帆;废弃矿坑将变矿山遗址公园[N];重庆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徐锦忠;万年仙人洞遗址:凤凰涅i肹N];江西日报;2003年
8 牛建宏;遗址公园建设何去何从[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舒琳;731:不能忘却的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蒋太旭;武汉工业遗址公园:为工业名城留下特殊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鲍沁星;杭州自南宋以来的园林传统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迪;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遗址地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何婷;城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丹丹;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惠昭;史前遗址的展示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谢英豪;基于产业互动的西安地区遗址公园开发模式和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贾凌云;考古城址展示及博物馆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8 曹海云;都城类遗址的展示方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9 潘臻;大遗址保护视野下的牛河梁遗址展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李风歧;基于遗址保护和古迹再现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71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7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