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屋式村落的微活化有机更新——以浙江德清张陆湾村为例
本文关键词:筒屋式村落的微活化有机更新——以浙江德清张陆湾村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筒屋 渐进式 微活化 浙江德清张陆湾村 有机更新
【摘要】:以浙江德清张陆湾村为例,阐述筒屋式村落渐进式微活化改造的思路与方法;在乡村产业转型的语境下,通过筒屋的保护与改造、筒屋群体环境的品质提升等,实现乡村意象的恢复与重塑,助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系;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
【关键词】: 筒屋 渐进式 微活化 浙江德清张陆湾村 有机更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7B02)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1项目背最 1.1村庄概况 浙江张陆湾村位于德清县洛舍镇北部,村域面积达3.88knf,拥有水田"I873.4亩、桑地3"19亩、鱼塘4职.05亩、林地历1.6亩。截至2015年底,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共434户,筒屋式建筑约占全村的80%。该村地处长三角地区杭嘉湖平原的水网地带,村内河湖交错.水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龙;王彦;;永续之道——清华大学校园“红区”的有机更新[J];城市建筑;2012年02期
2 梁宇;;“承”与“延”——杭州市中山路业态调研方法及有机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07年11期
3 姚瑶;;有机更新——解读韩美林艺术馆的改造设计[J];浙江建筑;2007年11期
4 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年11期
5 中国美术学院中山路课题组;;杭州中出路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原则[J];现代城市;2008年02期
6 王后军;黄晶;;校园有机更新——以曹杨二中教育园区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10期
7 左进;赵万民;;巴渝古镇有机更新探析——以酉阳龙潭古镇吴家院子为例[J];新建筑;2010年05期
8 徐琴;;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9 吴倩宇;廖艳红;;“显性与隐性”,有机更新再探索——以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改造为例[J];中外建筑;2012年04期
10 全丽娜;;关于旧区有机更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向超伟;;中小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研究与探索——结合邵阳市东风路街区规划实践[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2 王磊;;对现代生活与传统空间共存的探索——重庆渝中半岛马鞍山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选平;;旧城改造的有机更新措施——以北京大栅栏五道庙街区城市设计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倪庆梅;孟献礼;;以人为本 有机更新 新旧融合——构筑现代功能需求与传统风貌延续双赢的旧城改造模式[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振澜;“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长治主城区旧城有机更新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娄本辉;西安老旧社区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策[D];西北大学;2011年
3 吴倩宇;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有机更新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陈晨;浙江德清张陆湾村的有机更新策略与设计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5 胡莹;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
6 朱凌;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建筑有机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刘源;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论及方法探析[D];重庆大学;2004年
8 陈诗莺;旧工业厂区空间环境的有机更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杉;“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刘扬;旅顺近代历史街区有机更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3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9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