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上海近代公寓居住文化和历史风貌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20:19

  本文关键词:上海近代公寓居住文化和历史风貌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上海 近代公寓 居住文化 历史风貌


【摘要】:近代公寓是解读上海租界文化变迁的一把钥匙。文章以上海近代公寓大楼的居住文化和历史风貌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代公寓的建筑装饰风格和居住空间模式的深入探讨,尝试梳理出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亦步亦趋地效仿和传播西方城市文化的脉络和线索,以期更好地理解上海被誉为"东方的巴黎"的理由及其城市特征。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上海 近代公寓 居住文化 历史风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41)
【分类号】:TU241.2
【正文快照】: 近代公寓大楼是20世纪后在城市中出现的一种新居住建筑,是都市现代化的象征,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都在同期涌现出大量的城市公寓。20世纪二三+年代是上海公寓住宅建设的黄金期,大都是由有西方背景的房地产商开发和经营,由西方建筑师设计,供西方人居住。上海公寓的建筑风格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连和;;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整修[J];天津建设科技;2006年01期

2 叶天;;天津举办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22期

3 吴延龙;;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展示天津特色资源[J];中国房地产;2008年02期

4 张建虹;;天津德式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城市;2009年07期

5 陆璐;谢毅;;浅析容县历史风貌区的发展策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9期

6 ;使命 激情 变革 奉献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J];求知;2009年06期

7 路红;;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可持续保护利用探索[J];中国房地产;2010年01期

8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问答[J];中国房地产;2010年02期

9 施美程;;天津完成历史风貌建筑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0年03期

10 侯凯;徐苏斌;青木信夫;;浅谈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在德;林荫新;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绍森;吴在德;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概述[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3 袁小棠;运迎霞;;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以天津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艳华;罗永泰;;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等级评价与保护开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杜芳;李牧;;历史风貌特色街区内传统风貌延续的设计探索——以济南百年商埠一期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李巍;崔德鑫;;天津“五大道”地区历史风貌建筑的绿色化保护修缮初探[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郭鉴;;上海市历史风貌道路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郝媛;刘方;;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探索[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许龙;董卫;;历史环境变迁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以镇江沿江历史风貌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10 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技术综合应用研究课题组;;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建设技术体系构想[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志成   ;保护历史风貌挖掘天津特色[N];天津日报;2004年

2 记者 陈建强;天津挂牌保护历史风貌建筑[N];光明日报;2006年

3 张新民邋通讯员 吴梅 孙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津召开[N];天津日报;2007年

4 曹玉芳邋通讯员 吴梅 孙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张新民;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走上法制轨道[N];天津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新民;本市加大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力度[N];天津日报;2008年

7 陈静思;条例:托起津门历史风貌建筑的诺亚方舟[N];中华建筑报;2005年

8 记者 王宝林;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成为城市资源[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记者 张原;加强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李荣;历史风貌保护不应成“死标本”[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群林;基于价值需求的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徐泽民;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敏;襄阳古城北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董顺媛;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余萌;福州市乌山历史风貌区景观提升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4 侯钰;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俊东;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保护及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巍;历史风貌建筑整修项目三控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崔晴;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北京、巴黎的经验反思[D];外交学院;2011年

8 韩笑;历史风貌建筑在差异沉降下的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忠学;砖混结构历史风貌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赵雯;探讨北京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1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611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