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大数据的南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6:14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的南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宁市历史街区 大数据 更新保护


【摘要】:在过去十年中,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不同格式的数据在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对数据使用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城市建设活动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各城市的旧城区尤其是历史街区成为了存量规划的重点。历史街区代表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是体现城市特色的物质载体。时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以物质保护为主,对街区活力的关注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受限于数据的获取。探索大数据在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动研究方面的运用,使历史街区的更新和保护达到物质保护和生活活动更新两者这间的平衡和共赢。本文首先对大数据和历史街区的概念、内涵和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阐述。以南宁市历史街区为研究个例,采用大数据和传统数据对南宁市历史街区现状进行分析。在大数据方面,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和屏幕截取对文本数据、POI数据和路况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社会活动方面把握历史街区的现状;在传统数据方面,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查询方式获取数据,从文化和历史价值方面把握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主要从历史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的挖掘、街区活力的激活和街区环境的优化四个方面出发。针对社会经济层面和物质保护层面上出现的问题,从物质文化的保护和街区环境和社会生活场所的更新两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护更新策略。
【关键词】:南宁市历史街区 大数据 更新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1.1 选题背景13-15
  • 1.1.1 全球背景13-14
  • 1.1.2 我国背景14-15
  • 1.2 研究对象15-17
  • 1.2.1 研究对象15
  • 1.2.2 研究范围15-16
  • 1.2.3 研究内容16-17
  • 1.3 目的和意义17-18
  • 1.3.1 研究目的17
  • 1.3.2 研究意义17-18
  • 1.4 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18-20
  • 1.4.1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18-19
  • 1.4.2 历史街区19-20
  • 1.4.3 智慧城市20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0-22
  • 1.5.1 研究方法20-21
  • 1.5.2 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和大数据的相关研究22-37
  • 2.1 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基本理论22-25
  • 2.1.1 历史街区的概念22
  • 2.1.2 有机更新理论22-23
  • 2.1.3 以人为本的更新理论23-24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24
  • 2.1.5 空间场所营造理论24-25
  • 2.2 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策略探讨25-26
  • 2.2.1 功能置换更新策略25
  • 2.2.2 功能混合策略25
  • 2.2.3 文化保护策略25-26
  • 2.3 大数据发展历程26-33
  • 2.3.1 大数据的概念26
  • 2.3.2 国外大数据现状26-30
  • 2.3.3 国内发展现状30-33
  • 2.3.4 总结33
  • 2.4 大数据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作用33-35
  • 2.4.1 大数据为历史街区更新提供多源数据33-34
  • 2.4.2 大数据协助公众参与方式构建34-35
  • 2.4.3 大数据助力社会活动研究35
  • 2.4.4 大数据研究下的设计策略制定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第三章 大数据在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中的应用37-50
  • 3.1 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中的三种大数据37-38
  • 3.1.1 传统数据的类型37
  • 3.1.2 互联网数据的类型37-38
  • 3.1.3 智慧设施数据的类型38
  • 3.2 大数据的采集策略38-41
  • 3.2.1 大数据信息采集模式38-39
  • 3.2.2 大数据的采集过程39-41
  • 3.3 大数据的处理研究41-45
  • 3.3.1 POI数据的处理41-43
  • 3.3.2 文本信息的处理43-45
  • 3.3.3 路况信息数据的处理45
  • 3.4 大数据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分析方法45-47
  • 3.4.1 基于POI数据的分析方法45-46
  • 3.4.2 文本数据的分析方法46-47
  • 3.4.3 路况信息的分析方法47
  • 3.5 大数据与传统规划数据获取的对比47-48
  • 3.5.1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47-48
  • 3.5.2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结合48
  • 3.6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南宁历史街区现状分析50-75
  • 4.1 历史街区概况50-54
  • 4.2 基于大数据历史街区的现状研究54-65
  • 4.2.1 公众感知分析54-56
  • 4.2.2 街区活力分析56-60
  • 4.2.3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60-61
  • 4.2.4 休闲空间布局分析61-62
  • 4.2.5 道路交通分析62-65
  • 4.3 基于传统数据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65-72
  • 4.3.1 历史风貌分析65-70
  • 4.3.2 历史遗存分析70-72
  • 4.3.3 开放空间分析72
  • 4.4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结合的历史街区现状总结72-74
  • 4.4.1 以大数据分析为主的总结72-73
  • 4.4.2 以传统数据分析为主的总结73-74
  • 4.5 总结74-75
  • 第五章 南宁市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策略研究75-84
  • 5.1 大数据下的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准则75-77
  • 5.1.1 多功能性准则75-76
  • 5.1.2 安全性准则76
  • 5.1.3 趣味性准则76-77
  • 5.2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结合的更新策略研究77-81
  • 5.2.1 整合街区用地性质策略77
  • 5.2.2 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77-78
  • 5.2.3 交通环境改善策略78-79
  • 5.2.4 良好场所营造策略79-80
  • 5.2.5 引入触媒带动街区发展80-81
  • 5.3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策略研究81-83
  • 5.3.1 历史风貌的保存81-82
  • 5.3.2 历史文化资源的激活82-83
  • 5.3.3 整体环境设施设计83
  • 5.4 本章小结83-84
  • 第六章 南宁市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建议84-95
  • 6.1 规划目标与定位84
  • 6.1.1 规划目标84
  • 6.1.2 规划定位84
  • 6.2 南宁市历史街区更新保护途径84-88
  • 6.2.1 用地置换激发街区活力84-85
  • 6.2.2 服务设施的优化和引入85-86
  • 6.2.3 建立步行系统,打造多层次的交通环境86-87
  • 6.2.4 营造开放空间87-88
  • 6.2.5 开放的公共互动平台建立88
  • 6.3 南宁市历史街区各片区的更新保护建议88-95
  • 6.3.1 解放路片区更新保护建议89-90
  • 6.3.2 新华路片区更新保护建议90-91
  • 6.3.3 金狮巷片区更新保护建议91-93
  • 6.3.4 步行街片区更新保护建议93-95
  • 第七章 结语95-97
  • 7.1 结论95-96
  • 7.2 创新点96
  • 7.3 不足之处96-97
  • 参考文献97-101
  • 致谢101-10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大凤;张昌贵;薛君艳;杨狄荣;;三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比较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明;;浅析历史街区的开发和保护[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陈铁夫;弓箭;;中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江山市市心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年02期

4 肖泳;申亚;黄瑶;;山地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探析[J];建筑创作;2011年11期

5 彭恺;周均清;;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历史街区复兴[J];城市问题;2012年11期

6 陈楠;王勇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以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7 郭超;;瑞士卢塞恩古街区保护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13年03期

8 李孟波;;生物遗传法则:一种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视角——以张家口市堡子里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9 黄蓓,阮仪三;周庄市河街区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87年04期

10 顾晓伟,祝波;历史街区的保护[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莉;;西安鼓楼街区保护与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康新宇;;小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复兴——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和平;严爱琼;;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扬;;历史地区保护与复兴过程中的居民参与——以永州柳子街区保护更新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白宁;;刍议西安市传统街区保护的法规、经济基础及组织实施[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浩;;景德镇三闾庙古街区保护与修复[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代阳;徐苏宁;;历史街区改造的美学解读[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边克克;游小文;;历史街区改造中的活力延续[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丁;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理事 赵中枢;街区保护:重在认识 贵在细节[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周广宇;平江历史街区获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张甜甜;平江历史街区获遗产保护荣誉奖[N];苏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章映;历史街区规划 听听你的主意[N];温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章映;传承历史文化,还是繁荣现代商业?[N];温州日报;2008年

7 王伟英;看日本如何保护历史街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顾巍钟 王宏伟;既要保护老街区 也要善待老街坊[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顾巍钟;老街区改造:不赚钱可以,搞砸了不行[N];新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邱骏;五巷——涵西街区:依依稻河水 袅袅两岸商[N];泰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2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4 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君;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邓慧;历史街区商业化进程中的体验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曹苇;西安鼓楼历史街区更新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军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文龙;西安老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耀兴;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利用探索[D];重庆大学;2007年

7 薛姣;传统居住街区公共设施的更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姜建涛;历史街区形象延续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9 张志颖;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董义雷;合肥市城隍庙片区历史演变及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8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628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