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角度下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阐释——以赣北地区传统聚落为例
本文关键词:多维角度下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阐释——以赣北地区传统聚落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人居环境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 环境心理学 深层生态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学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跨学科多角度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从传统文化、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深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人居环境考察研究,深入剖析以上各领域在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宏观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观念层面占主导作用,在审美、选址、规划布局诸等多方面影响人们对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中观层面上,环境心理学和深层生态学则注重中国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中对人与其所栖身环境的交互影响;微观层面上,建筑与村落作为人们聚居的容器,是传统文化观念在人们面对具体自然实践中的体现,这些学科结构作用不同但互相注释,形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进行全方面立体化认知和探讨,以期能够对转型中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寻求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解,为中国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 环境心理学 深层生态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学
【基金】:河南社科联、经团联2016年度调研课题(SKL-2016-3849)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0引言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而传统聚落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营造技艺、传统审美观点的层面上建构的与人类密 切相关的聚居空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李晓峰;旅游开发与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新建筑;2003年02期
2 张国梅;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探析[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3 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年03期
4 周凡;王建;;传统聚落区旅游开发的反思——生活的不可臆想性[J];中外建筑;2007年10期
5 谢珂珩;;四川羌族传统聚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6 李向北;郭庆国;;探寻传统聚落街道“原风景”[J];中华建设;2008年02期
7 严钧;黄颖哲;任晓婷;;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李红;周波;陈一;;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9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10 陈琦;;屏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王小斌;;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探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许飞进;杨大禹;左明星;;思想史视野下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祖群;赵荣;杨新军;黎筱筱;马秋芳;张宏;;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案例与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汤莉;我国湿热地区传统聚落气候设计策略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烨;基于生态适应性的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俞曦;基于数字技术的传统聚落规划与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雨帆;青岛滨海地区传统聚落及其气候适应性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宇倩;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一帆;村镇传统聚落中的环濠形态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吴望舒;徽州传统聚落用地布局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申颖炜;福安楼下传统聚落建筑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8 孙雪艳;宁德传统聚落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郭潇;适应黄土高原山地环境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特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陈福群;湘南地区传统聚落景观模式语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7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65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