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城市棕地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22:02
本文关键词: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城市棕地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的的经济变革与产业转型,城市中的废弃土地不断增加,加之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愈发紧张,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在城市寸土寸金的经济刺激及每况愈下的城市环境背景下,社会各部门开始关注城市棕地的在利用与在开发问题,希望通过对棕地的改造恢复场地的活力并修复场地的生态系统,使破败的闲置土地、污染土地重新成为城市中充满生机的区域,并通过对棕地的改造改善周边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带动周边经济的目的。LID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雨水管理方法、低干扰性的土地开发方式,在棕地改造中结合LID理念,势必会产生碰撞出火花。本文首先从多学科的角度论述了棕地景观修复的理论基础,对棕地修复工作的发展历史做了研究和梳理。其次对LID理论开展了研究和分析。并从中发现二者的结合点及结合意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LID理念指导下的低干扰度的棕地修复研究。作者通过对棕地景观案例进行了整理和学习,对棕地修复中常见的污染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梳理,并由此整理出了低干扰型的棕地改造方法,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景观效益,依据场地具体现状,兼顾场地遗留材料的再利用,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的棕地景观修复方法。由于棕地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越来越被关注,棕地修复技术和手段也越来越完善,因此,全球范围内关于棕地改造的优秀典型的案例不断的涌现出来,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棕地问题上的关注,除了不断的完善技术外,还通过订立规范和法律来保证棕地改造的落实。由于场地自身的差异性,因此对于棕地的修复不应千篇一律,应该立足于场地本身,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在改造过程中,应该以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为基础,对场地进行全面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划。如今,产业的转型为棕地的改造提供了更富机遇的时代背景,民众环保意识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棕地修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挑战和可能。在信息爆炸和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下,棕地修复势必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棕地作为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地块,对棕地的修复不仅局限于恢复其原有的生命力,而且使其重新融入城市肌理,成为承载历史和未来的重要结构同样重要。通过LID理念的影响,棕地将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地块出现在城市发展的节点和片段上。随着场地修复的不断深入,场地预期的修复目的将逐步实现,曾经的闲置废弃地将以全新的生命迎接全新的发展。
【关键词】:棕地改造 低影响开发 景观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5
- 1.1.1 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两个问题10-13
- 1.1.2 低影响开发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3-14
- 1.1.3 棕地再开发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4-15
- 1.2 研究目的15
- 1.3 研究意义15-17
- 1.3.1 低影响开发与城市棕地景观更新相结合的必要性15-16
- 1.3.2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城市棕地再开发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16-17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7-20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论文技术路线18-20
- 2 低影响开发理论体系概述20-28
- 2.1 低影响开发的定义20-23
- 2.1.1 LID的定义20-21
- 2.1.2 LID雨水管理方法下的设施21-22
- 2.1.3 LID雨水管理方法与传统雨水管理方法的对比22-23
- 2.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发展概况23-25
- 2.2.1 LID理论发展历史23-24
- 2.2.2 目前国际上LID理念的发展状况24
- 2.2.3 LID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24-25
- 2.3 低影响开发的作用25-26
- 2.3.1 生态作用25
- 2.3.2 社会作用25-26
- 2.3.3 经济作用26
- 2.4 低影响开发的目标及技术构成26-28
- 2.4.1 低影响开发的目标26
- 2.4.2 低影响开发技术26-28
- 3 棕地相关理论及发展历程28-44
- 3.1“棕地”的发展和定义28-34
- 3.1.1“棕地”的产生背景28
- 3.1.2“棕地”的定义28-29
- 3.1.3 国外棕地改造发展状况29-34
- 3.2 棕地的类别34-35
- 3.3 棕地的危害35-36
- 3.3.1 侵占宝贵土地资源,,诱发地质灾害35
- 3.3.2 破坏地表径流35
- 3.3.3 破坏环境景观和城市设施35-36
- 3.3.4 对场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36
- 3.4 工业棕地场地与设施再生方法36-38
- 3.4.1 大地艺术创作36-37
- 3.4.2 场地遗迹保护与利用37
- 3.4.3 景观重构——后工业景观37-38
- 3.4.4 污染场地清理38
- 3.5 工业棕地中常见的污染问题与处理方法38-44
- 3.5.1 环境污染物治理概述38-39
- 3.5.2 土壤污染39-41
- 3.5.3 水污染41-42
- 3.5.4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到打击42-44
- 4 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工业棕地景观更新的方法研究44-58
- 4.1 环境生态风险评价44-45
- 4.1.1 生态环境评价概述44
- 4.1.2 工业棕地中常见的生态问题44-45
- 4.2 棕地土壤修复及土地利用与设计考量45-49
- 4.2.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45-47
- 4.2.2 有机物污染47-48
- 4.2.3 棕地土地利用及设计规划考量48-49
- 4.3 结合低影响开发的工业棕地区域中水系统生态修复49-53
- 4.3.1 水污染49-50
- 4.3.2 棕地场地地表水污染修复50-51
- 4.3.3 地下水污染处理51
- 4.3.4 场地次生湿地维护51-52
- 4.3.5 场地雨水系统的重建——LID系统52-53
- 4.4 棕地植物的景观修复设计53-55
- 4.4.1 植物群落破坏54
- 4.4.2 乡土植物应用54
- 4.4.3 植物造景54-55
- 4.5 生物多样性恢复55-56
- 4.6 场地现存基础设施的清理与再利用56-57
- 4.7 小结57-58
- 5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案例分析58-70
- 5.1 美国普罗维登斯市钢材堆场项目58-60
- 5.2 纽约清水湾公园项目60-65
- 5.2.1 清水湾总体规划60-63
- 5.2.2 清水湾垃圾山修复规划63-65
- 5.3 案例探索——西安市雁塔区西延路废弃家具厂概念性改造方案65-70
- 5.3.1 场地历史65-66
- 5.3.2 环境考量66
- 5.3.3 土地利用及设计考量66-70
- 6 结论70-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78
- 附录 1——图表目录78-84
- 图录78-82
- 表录82-84
- 附录 2——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4
本文编号:680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68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