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准则发展的混凝土动态多轴强度准则
本文关键词:基于S准则发展的混凝土动态多轴强度准则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土 应变率 静态多轴强度 动态多轴强度 强度准则
【摘要】:通过对经典强度理论或准则的强度参数分析,将强度参数转化为由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强度表示,结合S准则给出的混凝土单轴强度的率效应规律,得出了强度参数受应变率影响的率效应函数,进而将常用的静态多轴强度准则摩尔 库伦强度理论、松岗 中井强度理论、德鲁克 普拉格强度理论、拉得 邓肯强度准则和胡克 布朗强度准则发展为动态多轴强度准则.利用混凝土动态单轴压缩和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给出的S准则率效应参数,分析了5种强度准则中强度参数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取值范围.基于混凝土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强度,分别给出了5种强度准则在子午面、偏平面和平面应力条件下的强度曲线与主应力空间中的强度曲面,对比分析了5种强度准则间的异同,以及每种强度准则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利用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双轴和动态真三轴强度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了5种动态多轴强度准则,并且阐述了各动态多轴强度准则的应变率适用范围.德鲁克 普拉格强度理论与试验结果相差甚远,不适于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规律.动态双轴加载时,在拉压区各强度准则差别不大,都可较好地描述试验规律;在压压区各强度准则差别较大,松岗 中井强度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好.在动态真三轴比例加载时,摩尔 库伦强度理论和胡克 布朗强度准则无法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松岗 中井强度理论和拉得 邓肯强度准则都可较好地描述试验规律.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变率 静态多轴强度 动态多轴强度 强度准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21005,51522802,515380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1001)资助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王国盛,路德春,杜修力,李萌,基于S准则发展的混凝土动态多轴强度准则,力学学报,2016,48(3):636 653Wang Guosheng,Lu Dechun,Du Xiuli,Li Meng.Dynamic multiaxial strength criterion for concret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 criterion.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修力;王国盛;路德春;;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多轴动态强度准则[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12期
2 杜修力;王阳;路德春;;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单轴动态强度准则[J];水利学报;2010年03期
3 路德春;杜修力;龚秋明;赵密;;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J];水利学报;2009年05期
4 关萍;;定侧压下混凝土双轴动态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闫东明;林皋;;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6 姚仰平,路德春,周安楠,邹博;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及其变换应力空间[J];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2004年11期
7 过镇海,王传志;多轴应力下混凝土的强度和破坏准则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德春;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梅;荣传新;程桦;;基于三参数强度准则的高强混凝土井壁力学特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2 崔莹;屈展;赵均海;王萍;;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垂直井井壁坍塌压力解[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胡峰强;徐义标;邱衍坚;冯小毛;刘蕙婷;;大箱梁桥0号块纵筋张拉锚固端局部空间应力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6年01期
4 王国盛;路德春;杜修力;李萌;;基于S准则发展的混凝土动态多轴强度准则[J];力学学报;2016年03期
5 王浩;王立成;宋玉普;;饱和大骨料混凝土动态双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6 李镜培;唐剑华;李林;钟光玉;;饱和黏土中柱孔三维弹塑性扩张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7 方林;金国芳;李检保;王志亮;;T形截面RC短柱核心区混凝土等效单轴本构关系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2期
8 薛维培;姚直书;荣传新;蔡海兵;;横向均布荷载下煤矿井壁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0期
9 陈学强;彭刚;梁辉;田为;;双轴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年03期
10 刘剑雄;高妍妍;岳晨曦;;GFRP筋-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研究[J];江苏建筑;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占东;吉林省东部地区沼泽草炭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李健;大型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处治技术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范瑛;多级挡土墙土压力传递效应与沉降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普;刘浩;;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4期
2 邹笃建;刘铁军;滕军;严桂兰;;混凝土柱单轴动态抗压特性的应变率效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2期
3 杜修力;王阳;路德春;;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单轴动态强度准则[J];水利学报;2010年03期
4 路德春;杜修力;龚秋明;赵密;;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J];水利学报;2009年05期
5 关萍;;定侧压下混凝土双轴动态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宁建国;刘海峰;商霖;;强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06期
7 陈樟福生;李庆斌;;混凝土动态双轴强度探讨[J];水利学报;2008年04期
8 路德春;姚仰平;邹博;;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9 闫东明;林皋;;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10 闫东明;林皋;刘钧玉;袁颖;;定侧压下混凝土的双轴动态抗压强度及破坏模式[J];水利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恩龙;沈珠江;;结构性土的强度准则[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2 张雪颖;阮怀宁;梁培新;胡爱宇;;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剪强度准则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4期
3 邱士利;冯夏庭;张传庆;黄书岭;;均质各向同性硬岩统一应变能强度准则的建立及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4 于骁中,居襄;关于格利菲思强度准则的适用范围和裂缝形状对准则的影响[J];水利学报;1980年05期
5 胡铸华;建议一个工程应用的强度准则[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李晓玲;俞茂宏;王振山;;新的多参数强度准则[J];洛阳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江春雷,苏志敏,M.Ghafoor;页岩强度准则的一种模式[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刘元雪;关于“页岩强度准则的一种模式”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9 苏志敏;对“页岩强度准则的一种模式”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10 黄锋;付挺;;经验强度准则在岩体破坏中的应用[J];石材;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荣;梁实;;岩石双剪强度准则的新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卫振海;王梦恕;张顶立;;基于材料结构概念的强度准则问题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3 罗荣芳;周筑宝;;一种新的混凝土强度准则[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戴国亮;龚维明;陈隆;;Hoek-Brown准则的多项式近似解法[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徐镇凯;高飞;;基于多参数强度准则的砼结构非线性应力分析程序设计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6 陈昌富;朱剑锋;周志军;;H-B经验强度准则中参数m,s改进取值方法[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郑颖人;高红;冯夏庭;;材料强度理论的讨论[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姚仰平;王乃东;;优于g(θ)的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成虎;;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高应力判据理论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10 尤明庆;苏承东;;对砂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1年
2 付义胜;常规三轴强度准则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和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蔡朋;高应力条件下岩石力学试验及强度准则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4 吴黎辉;岩体经验强度准则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黄高峰;Hoek-Brown强度准则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彭国诚;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系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谷云峰;SMP强度准则在岩土工程计算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鹏飞;岩土参数及强度准则对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9 周汉民;岩体经验强度准则的可靠度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王超林;渗透压作用下茅口灰岩力学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2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0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