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的硬岩损伤模型

发布时间:2017-08-20 00:31

  本文关键词:基于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的硬岩损伤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硬岩 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 损伤阈值 损伤模型


【摘要】:为了更准确、便捷地确定深埋地下工程中硬岩的力学行为,开展了如下研究:根据损伤与塑性演化存在相似机制,假设损伤阈值与初始屈服采用相同的确定方法,将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作为损伤阈值的判定准则;基于Rabotnov对损伤变量的定义和Lemaitre应变等效性假设,并考虑未损伤部分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广义虎克定律,提出了简化形式的硬岩损伤本构方程;为了更好地表达硬岩从低围压到高围压条件下的脆-延转化特性,提出了改进的Mazars损伤演化方程;基于锦屏T_(2b)大理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分别与基于Mazars损伤演化方程和Mohr-Coulomb准则为损伤阈值判定准则的损伤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损伤模型可更好地表达硬岩从低围压的脆性到高围压的延性转变过程,特别是对损伤阈值后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的模拟更为精确,对硬脆性岩石的工程计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关键词】硬岩 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 损伤阈值 损伤模型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4CB046902)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人教字〔2012〕119号);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2-EW-QN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288)~~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埋长大隧道、地下深井采矿等工程常遇到深埋硬岩开挖扰动问题。与软岩相比,深部工程高应力作用下的硬岩有其特殊的力学特征,破坏现象和机制也有 所不同。对于应力诱发型的破坏模式,硬岩从受压到破坏经历裂隙产生、扩展、贯通几个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茂捫 ,何丽南 ,宋凌宇;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及其推广[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5年12期

2 张金铸 ,林天健;三轴试验中岩石的应力状态和破坏性质[J];力学学报;197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献;陈宇;李宁;;基于材料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J];工程力学;2014年06期

2 胡英国;卢文波;陈明;严鹏;周创兵;;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比选与改进[J];岩土力学;2012年11期

3 何明,符晓陵,徐道远;混凝土的损伤模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孟红,孙广莲,李焱,刘菊华,王玉梅;HCMV大小鼠眼组织损伤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年03期

5 曹文衔,董宝,沈祖炎;单向应力状态下钢材高温分析的损伤模型[J];上海力学;1998年02期

6 倪红坚,王瑞和,张延庆;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的损伤模型[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7 高军;黄再兴;;基于Anand本构关系的损伤模型及其在ABAQUS中的单元验证[J];力学季刊;2011年02期

8 陈文玲,李宁;含非贯通裂隙岩体介质的损伤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9 郭进;王君杰;黄勇;;Park-Ang损伤模型在弯矩-转角层面的三维拓展[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4期

10 朱慧敏;陈志;;UVB辐射皮肤损伤模型的构建[J];甘肃科技;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海萍;刘少君;;大鼠脊髓原代神经元培养和损伤模型的建立[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唐占英;周泉;李晨光;王拥军;周重建;施杞;;大鼠颈神经背根节压迫性损伤模型的设计与建立[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胡英国;卢文波;陈明;严鹏;周创兵;;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比选与改进[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郭丽丽;王阶;陈雯;周婷婷;;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时间与损伤模型的合理评价[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忆文;赵子琴;陈忆九;阎祖康;顾云菊;吴文庆;廖燕萍;;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FBs)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张曦;陈幸华;司英健;刘耀;高蕾;高力;彭贤贵;王庆余;;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模型的建立[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琢;焦新福;叶望云;舒沪英;;血瘀证大鼠红细胞损伤模型的研制与运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郑黎燕;王国华;阙海萍;郁毅刚;马振莲;李欣;刘少君;;Nogo及其NgR受体在神经细胞及损伤模型中的表达[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唐占英;周泉;李晨光;王拥军;周重建;施杞;;大鼠颈神经背根节压迫性损伤模型的设计与建立[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锐;鞠躬;;还原论式大鼠脊髓急性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长岚;基于微观损伤模型的Q235B圆钢管断裂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胡蕾;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造血损伤模型小鼠体内造血调控作用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3 祁玉婷;急性高原缺氧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脑线粒体差异蛋白表达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沛;基于GTN损伤模型的钢节点断裂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文涛;考虑混合强化准则的GTN损伤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3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03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