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紫外-氯顺序灭活地下水源水中真菌的效能

发布时间:2017-08-23 11:25

  本文关键词:紫外-氯顺序灭活地下水源水中真菌的效能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水 真菌 紫外线 动力学


【摘要】:以地下水源水中真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独紫外线灭活、单独氯灭活以及紫外线-氯顺序灭活的灭菌效果,同时对单独消毒剂灭活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单独紫外线灭活时,在相同紫外剂量(I·t)下,高紫外强度(I)下真菌的灭活效果优于低紫外强度的灭活效果;紫外线灭活符合一级光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k为0.044~0.077 cm2·(m W·s)~(-1)。单独氯灭活时,氯浓度2.0 mg·L~(-1),作用30 min,真菌灭活率达到95%;氯衰减符合一级衰减模型,即氯灭活真菌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k为0.056~0.081 L·(mg·s)~(-1)。紫外线-氯顺序灭活时,高紫外剂量-低加氯量可以达到低紫外剂量-高加氯量的灭活效果;真菌完全灭活时,紫外剂量从5 m J·cm~(-2)增加到30 m J·cm~(-2),加氯量可降低1~2 mg·L~(-1),减少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降低了生态环境风险;紫外线与氯顺序灭活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地下水 真菌 紫外线 动力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472)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0821,2016T90896)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资助项目(2016KJXX-65)
【分类号】:TU991.2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对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污染问题的关注也在加强,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饮用水污染问题日趋普遍,逐渐受到重视[1-3]。真菌在水源水中的生长积累容易导致流行性疾病的发生[4],METZGER等[5]发现,芬兰的自来水因受到黑酵母菌的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一清;张永吉;周玲玲;;紫外线及联合工艺对水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6期

2 张永吉;刘文君;张琳;;氯对紫外线灭活枯草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J];环境科学;2006年02期

3 王云,鲁巍,张晓健;氯及氯胺灭活大肠杆菌的消毒动力学模型[J];环境科学;2005年05期

4 张永吉,刘文君;紫外线对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9期

5 郭一飞,朱新锋,田艳兵;饮用水消毒技术发展现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超;黄廷林;文刚;任崴;朱红;;紫外-氯顺序灭活地下水源水中真菌的效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2 黄廷林;赵建超;文刚;任崴;刘乐;;臭氧-氯顺序灭活地下水源水中真菌的效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9期

3 叶强;程永辉;余巍伟;;城市污水消毒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16年04期

4 文刚;朱红;黄廷林;赵建超;任崴;徐向前;;氯灭活地下水源中3种优势真菌的效能与机制[J];环境科学;2016年11期

5 李呢楠;张兵;邓保庆;;紫外线消毒拖尾效应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6年08期

6 李聪;赵敬国;杨玉龙;赵桃桃;;紫外线消毒对砂滤水中余氯及三卤甲烷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3期

7 周广宇;莫罹;赵新华;彭森;;基于多组分水质模型的供水管网细菌风险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05期

8 景明;王磊;;污水回用中主要病原菌解析及其紫外消毒效应[J];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9 孔秀娟;马军;文刚;肖佳月;;紫外-氯对细菌的协同消毒效果[J];水处理技术;2016年01期

10 崔英爱;;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海;尤宏;孙丽欣;刘巍巍;;紫外/臭氧复合杀灭水中细菌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张伟;陈仁灼;;北美给水厂紫外线消毒系统设计方法简介[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08期

3 郄燕秋;朱晓辉;吕东明;刘文君;;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实施安全消毒的重要技术选择[J];给水排水;2008年06期

4 郝晓地;魏丽;仇付国;;未来饮用水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展望[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4期

5 张永吉,刘文君;紫外线对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9期

6 杨艳玲,孙丽欣,李星,吕春梅,欧阳红,李圭白;高锰酸钾与氯胺联用强化消毒技术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刘文君;给水处理消毒技术发展展望[J];给水排水;2004年01期

8 孔凡生,徐延斌,段伟,陈延玉;臭氧水杀菌效果与稳定性的试验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4期

9 邢淑芳;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忠林,范洁,马军,李圭白,杨荣华;饮用水加氯消毒副产物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尧;贾玉璞;;城市地下水源的污染问题[J];工程勘察;1980年04期

2 赵研斌;赵湛宇;;地下水中NO_3~-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工程勘察;1982年06期

3 ;尨州省群w>\ 找水源的^~炥}摎W[J];人民水利;1952年02期

4 吴慧山;应用核技术寻找地下水源的机制讨论[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2年02期

5 王宗礼;;地下水源取水泵的选型与节能[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4年09期

6 刘风国;寻找地下水源的简易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1998年02期

7 陈建军;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项目法人的管理与实践[J];北京水利;2004年02期

8 孟晓玲;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大事记[J];北京水利;2004年02期

9 朱济成;;动植物的找水功能[J];水利天地;1988年06期

10 刘振波;;某生活饮用地下水源处理工程设计方案[J];林业科技情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青;;地下水源热利用可持续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2 董宇;薛丽娟;;饮用水地下水源防护带确定方法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陈建军;;建设北京市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的必要性[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遍地“软黄金”,不要白白浪费了 专家认为广州地下水源丰富,应进行合理开发利用[A];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8年

5 孙凤岭;陈超;冯磊;;水泵变频节能技术在地下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通讯员 王潇潇;将建地下水源监测站网[N];中国水利报;2014年

2 班曙晓 刘力敏;为保护地下水源立法[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记者刘金桥;早日让市区居民喝上优质放心水[N];衡水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扬;京郊千余农居点要迁建[N];北京日报;2006年

5 记者 小言 通讯员 康维海;大柴旦发现大型地下水源[N];西宁晚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祁洁 崔上 通讯员 长乐 伊明;滋养地下水源 润泽狮城大地[N];沧州日报;2014年

7 记者硕强;保定有效节水涵养地下水源[N];河北日报;2003年

8 华义;美丽中国也是世界愿景[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记者 晓姝;西宁市第一水厂昨正式关闭[N];青海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724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24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