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Cohousing理念下的老年居住社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6:28

  本文关键词:基于Cohousing理念下的老年居住社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作居住 老年社区 老龄化 心理需求 养老模式


【摘要】:Cohousing(合作居住)由丹麦建筑师让·古迪曼·霍耶在1964年提出,主张理想的居住方式应当拥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和丰富的集体社交生活,设计上兼顾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平衡。而老年合作居住社区是建立在合作居住理念上的新型老年社区。该社区以鼓励老年人互助合作、社交娱乐、享受生活为目的,新建或改造适宜老年人的社区。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老年合作居住社区出现在丹麦,此后经过不断的发展,盛行于北欧、北美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缓解了各国的老龄化问题。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而现今的养老居住模式存在多种问题,本文提出引入合作居住理念来改善现今的老年社区居住模式,试图缓解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基于该居住模式在西方各国取得的成功,以及其与中国传统聚居形式的相似性,笔者认为它在我国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结合实例、归纳和比较等方法系统的了解老年合作居住社区。将老年合作居住社区与普通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独特性,再据此分析老年居住者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归纳出在规划和设计时的五项原则:1.自下而上:居民参与设计和管理;2.邻里建设:以社交为核心的规划设计;3.合作分享:广泛互动的生活模式;4.绿色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以人为本:易达性和安全性设计。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规划和设计方法进行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引入了Cohousing(合作居住)的理念,提出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养老居住模式,在解决老年人生理需要的同时,将更多的关注放到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上。在规划和设计上以社交、合作、共享为核心,关注老年人的集体生活,使他们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在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度过余生。同时减少了他们对于家庭和政府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合作居住 老年社区 老龄化 心理需求 养老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4 相关领域研究概况12-14
  • 1.4.1 国外理论研究12-13
  • 1.4.2 国内理论研究13-14
  • 1.5 选题原因14
  • 1.6 论文框架14-16
  • 第2章 我国养老居住模式的现实状况16-21
  •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问题16-17
  • 2.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6
  • 2.1.2 我国老龄人口的特征16-17
  • 2.1.3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17
  • 2.2 我国现行的养老居住模式存在的问题17-19
  • 2.2.1 家庭养老模式18
  • 2.2.2 社会机构养老模式18
  • 2.2.3 社区养老模式18-19
  • 2.3 引入国外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理念的适时性19-21
  • 2.3.1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现实依据19
  • 2.3.2 老年人对合作居住社区的意愿分析19-21
  • 第3章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古老理念的当代应用21-28
  • 3.1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概述21-22
  • 3.1.1 合作居住的概念21
  • 3.1.2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概念21-22
  • 3.1.3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和合作居住社区的差异性22
  • 3.2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形成过程和开发模式22-25
  • 3.2.1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形成过程22-23
  • 3.2.2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开发模式23-25
  • 3.3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与传统聚居的相似性25-28
  • 3.3.1 农业社会的聚族而居25-26
  • 3.3.2 当代社会的聚居理想26
  • 3.3.3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可行性26-28
  • 第4章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独特性和设计原则28-36
  • 4.1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与普通社区的差异性28-29
  • 4.1.1 居住群体的特殊性28
  • 4.1.2 合作分享的核心理念28-29
  • 4.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29-30
  • 4.2.1 体能的衰退29
  • 4.2.2 感官能力的下降29
  • 4.2.3 神经系统反应的缓慢29-30
  • 4.3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30-32
  • 4.3.1 生理需求30
  • 4.3.2 安全需求30-31
  • 4.3.3 归属和爱的需求31
  • 4.3.4 自尊需求31-32
  • 4.3.5 自我实现的需要32
  • 4.4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设计原则32-36
  • 4.4.1 自下而上:居民参与设计和管理32-33
  • 4.4.2 邻里建设:以社交为核心的规划设计33
  • 4.4.3 合作分享:广泛互动的生活模式33-34
  • 4.4.4 绿色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4-35
  • 4.4.5 以人为本:易达性和安全性设计35-36
  • 第5章 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规划与设计方法36-52
  • 5.1 社区的整体布局36-40
  • 5.1.1 突出公共空间的位置36-39
  • 5.1.2 关注过渡空间的设计39-40
  • 5.2 社区的单体建筑40-45
  • 5.2.1 公共用房的设计40-42
  • 5.2.2 私人住宅的设计42-45
  • 5.3 社区的景观环境45-47
  • 5.3.1 交流广场空间45
  • 5.3.2 庭院休闲空间45-46
  • 5.3.3 园圃植栽空间46-47
  • 5.4 社区的细节性设计47-52
  • 5.4.1 交通的易达性47-49
  • 5.4.2 环境的安全性49-50
  • 5.4.3 空间的识别性50-52
  • 第6章 总结52-56
  • 6.1 关于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主要研究结果52-53
  • 6.2 我国养老模式在老年合作居住理念影响下的发展方向53-56
  • 6.2.1 社区建设理念的前进53
  • 6.2.2 居民参与建设和地产公司的业务转型53-54
  • 6.2.3 设计师角度的转变54
  • 6.2.4 政府的主导地位54-56
  • 参考文献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第三届清华大学住宅与社区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养老服务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老年社区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征集[J];住区;2013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全国首个和谐社区研究会成立[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江苏省吴江市政协 冯月根;费孝通与中国社区研究[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刘小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从“有形村落”到“无形中国”社区研究方法中国化的可能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任放;吴文藻:中国社区研究范式的奠基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镇和江村:中外社区研究比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沈国建;东台市档案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N];中国档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熊颖;基于Cohousing理念下的老年居住社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高迪;养老社区研究与规划[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3 郝亚明;外力推动下的变迁——一个藏区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杨玲;道与术:民国社区研究传统考察[D];西南大学;2013年

5 韩拥兵;社会学视角下的微博虚拟社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吴永强;城市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社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刘静;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社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戴姜;基于心流体验理论的儿童虚拟社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6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76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