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构造措施
本文关键词:框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构造措施
【摘要】: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在这些结构体系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是不利于抗震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更应该加强抗震设计这一部分,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建筑抗震的设计要求,是根据各地的不同环境以及建筑物的特性等因素来决定的。在抗震设计时,必须要将各项因素都综合考虑进去。文章就抗震设防对框架结构的延性和钢筋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房屋建筑 框架结构 抗震 设计要点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1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形态1)箍筋弯钩长度过短,地震时锚固失效,丧失了对纵筋的支撑和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底层填充墙很少或没有,造成刚度太小形成薄弱层破坏,框架结构极少发现整体垮塌的现象。对填充墙的认识不足,如窗下墙使框架长柱变成短柱,发生剪切破坏。2)结构之间的变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霞;综合楼的抗震设计之我见[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3年01期
2 常庆芬;;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徐晓冰;;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科技资讯;2009年32期
4 蔡金兰;;浅谈建筑中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0年23期
5 卫明;日本建筑物抗震设计简介[J];煤矿设计;1984年09期
6 朱七七;Getty;;“地震之城”的抗震设计[J];商务旅行;2010年04期
7 张强;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丹东纺专学报;2001年04期
8 方景耀;抗震设计存在的质量通病[J];建筑设计管理;2001年03期
9 马宏旺,吕西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10 李玉兰,崔振库;小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抗震设计浅谈[J];河北煤炭;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棉;;砖混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对抗震设计的影响[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启灏;陆延红;;抗震设计常遇若干争议问题讨论[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蔡益燕;;浅谈高层钢框架的抗震设计[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4 蔡林峰;高胜战;;砖混结构的应用和抗震设计注意事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C];2012年
5 白建永;王卫忠;项兵;高飞;;多层酒店抗震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李怡;马铭;;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初探[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康凯;;西郊庄园大酒店抗震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朱洁静;杨必峰;沈忠贤;;东方金融广场抗震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蔡益燕;;日本在抗震设计中的创新战略和技法[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超;谈敏;王Z[;;北川博物馆抗震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彦斌;省建设厅为我州赠送抗震设计图集[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2 本报记者 钟振宇;有无抗震设计 受损情况大不同[N];四川日报;2013年
3 张孔生;我市执行抗震设计新规[N];扬州日报;2008年
4 袁弘;未通过抗震设计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N];成都日报;2008年
5 黄歆邋陈亦南;建筑专家:必须进一步加强建筑物防震抗震设计和施工[N];建筑时报;2008年
6 记者 曹轩;我省开展抗震设计质量专项抽查[N];吉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关;“生命线工程”急需抗震设计优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8 刘瑞伟邋记者 韩云全;45个建设工程全面“体检”[N];烟台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杨眉邋田苗;贵州新建改扩建房屋要有抗震设计[N];建筑时报;2008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抗震设计,你了解多少?[N];深圳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张海明;基于能量谱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珂;中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D];清华大学;2015年
2 王伸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宣彦波;村镇建筑地震破坏调查与抗震设计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朱济雷;某超限高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5 刘洋;既有建筑物内部重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胡凤涛;某超限复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7 刘乃昂;重庆某高层的超限分析和梁式转换层抗震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8 雷朝义;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新方法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李乐乐;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住宅钢结构优化[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10 陆本燕;钢筋混凝土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1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0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