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段保护性改造中数字化勘查技术应用研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践
本文关键词:历史地段保护性改造中数字化勘查技术应用研究——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无人机技术 数字照相建模技术 移动三维激光测绘技术 点云矢量化技术
【摘要】:以珠海北山村和广州泮塘五约两处历史地段的保护性改造为例,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历史地段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技术难点,探索了无人机技术、数字照相建模技术、移动三维激光测绘技术、点云矢量化技术等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应对这些技术难点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新的面向建筑学的数字化勘测的工具和方法。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广州思勘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数字照相建模技术 移动三维激光测绘技术 点云矢量化技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ZH019)
【分类号】:TU984.114;TU198
【正文快照】: 在高度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下称珠三角),历史地段的保护性改造设计常会面临严重的效率问题。建筑学传统的勘查方法应对珠三角的历史地段,或陷入成本高昂、旷日持久的细节工作,错过保护或发展的最佳时机;或在并未有全面、完整地了解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匆忙推进改造计划,对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城市历史地段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J];江苏建筑;2005年04期
2 张维亚;;城市历史地段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彭晖;;从历史地段保护和利用到历史的再生产[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4 刘军;沈瑜;;走向理性的南京历史地段保护规划[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12期
5 范华民;;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构想[J];山西建筑;2010年36期
6 韦国平;;浅析历史地段的更新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6期
7 胡超文;;当代中国历史地段保护的复杂性观照:透过一座岭南城市的镜头[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7期
8 吕宁;谢嘉钧;罗力莹;;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对立统一[J];山西建筑;2012年29期
9 SusanBalderstone;从政策、管理和资金的角度试论历史地段的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10 李晓丹;昆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研究[J];新建筑;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奇;曲崎;;大连殖民地时期重要历史地段的发展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海艳;高丹;;关于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3 郭湘闽;;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张杰;张捷;孙yN曲;;基于历史地段多元风貌的文化遗产全面保护研究 以南京评事街历史地段保护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箐丛;;汶川震后历史地段规划设计初探——以汶川县城七盘沟历史地段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晓丹;王冬;魏平;;让城市留住历史的痕迹——昆明市历史地段建筑单体保护问题与对策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景慧;;要重视历史地段的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8 张樝;刘青昊;张杰;;历史城区尺度下的历史地段系统保护整治工作方法探讨——以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崔利民;周立;付娟娟;;文化产业助推下的历史地段价值重现——以古荥镇城隍庙地段更新展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10 张邹;李和平;;基于文化生态位的山地滨江历史地段保护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谢安良;名城日:让名城保护成为全社会文化自觉[N];宁波日报;2009年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复兴研究中心;吴江松陵老东门历史地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N];中华建筑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武开义;名城再铸辉煌[N];张掖日报;2012年
4 记者 彭一苇;幸运的红房子[N];湖北日报;2012年
5 吴希 陶芳芳;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款步而来[N];湖南日报;2014年
6 本报高级编辑 刘国昌;澳门老城区保护的反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侯季光;为保护文化遗产谋良策[N];建筑报;2000年
8 小修;南京42片区新建筑限高24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宏;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D];长安大学;2009年
2 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评价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杨洋;瞿昙寺历史地段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夏铭;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成;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祝纬捷;历史地段复兴策略与空间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史淑洁;“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模式探索[D];东南大学;2015年
8 张鲜明;上海市郊区历史地段街巷空间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朱瑜葱;城市历史地段空间结构更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丁慧;古城历史地段可持续保护与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3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2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