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改进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改进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桩-土界面 无厚度接触面 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摘要】:建立准确合理的接触面本构模型是研究桩基承载力、沉降及变形等问题的前提。考虑桩-土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深度效应,提出基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无厚度接触面本构模型,根据剪切试验的数据对改进的接触面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的模拟曲线。利用FLAC~(3D)软件内嵌的FISH语言,对桩-土界面进行改进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提出的无厚度接触面模型合理地模拟出桩-土界面刚度的非线性,成功实现了桩-土剪切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厚度接触面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桩-土界面的力学行为,可以描述接触面刚度的非线性变化,也适于程序化计算,拓展了接触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应用领域,为深入探讨桩基承载变形性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可靠性分析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 桩-土界面 无厚度接触面 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08552,No.51408060)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No.14K105) 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可靠性分析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分类号】:TU435
【正文快照】: This essa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308552,51408060),the Innovation Platform Open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14K105)and the Open Project Program of Key Laboratory of Dynamics and Reliability 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飞;赵法锁;;考虑损伤门槛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3期
2 贾善坡;陈卫忠;于洪丹;李香玲;;泥岩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参数辨识[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3 周家伍;刘元雪;傅蕾;李忠友;;损伤本构模型在边坡工程损伤破坏研究中的应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杜炜;;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J];四川建筑;2010年02期
5 刘汉龙;肖杨;崔允亮;;结构性软土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6 朱杰;徐颖;李栋伟;;白垩系软岩的一种增量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年06期
7 张强勇;杨文东;张建国;杨春和;;变参数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蒋维;邓建;李隐;;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9 赵永红;岩石弹脆性分维损伤本构模型[J];地质科学;1997年04期
10 张明;王菲;杨强;;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忠友;刘元雪;周建廷;王培勇;周家伍;;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薛云亮;林峰;李庶林;;岩石不同围压压缩试验与损伤本构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庆斌;王光纶;张楚汉;;考虑围压影响的岩体损伤本构模型[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张嘉翔;韦立德;陈从新;杨春和;;压剪应力条件下各向异性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和渗流模型(Ⅱ):三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理论模型及算例[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5 夏旺民;郭增玉;;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本构架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辉;土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吉宏;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岩体损伤本构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赵永强;污染对水泥土影响的力学试验及其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晓鹏;基于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的FLAC3D二次开发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菲;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蒋维;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圆形硐室岩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者超;盐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汪辉平;岩土变形全过程统计损伤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0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7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