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破裂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岩体破裂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矩张量反演 微震 声发射 震源机制 误差分析
【摘要】:地震及岩体失稳破裂过程中,破裂机制、震源参数及破裂能量等信息均可通过矩张量方法求解,文中详细介绍了矩张量基本理论,对比分析了绝对矩张量反演法、相对矩张量反演法、混合型矩张量反演法等3种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在详细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水压致裂、采矿及深埋隧道等工程领域综述了矩张量反演理论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其在德国黑林根矿区微震事件震源机制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表明通过矩张量反演获取的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参数等信息,在岩体工程灾害预警及防治、水压致裂过程监测和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影响矩张量反演精度的因素及应用于岩体工程领域时存在的不足,包括定位精度低、波形识别及处理困难等问题,并对其在采矿、石油等岩体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改进措施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为矩张量反演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矩张量反演 微震 声发射 震源机制 误差分析
【基金】: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No.Z151100000315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04016,No.51174014)~~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Gilbert[1]针对由地震震源引起的地球简正振型的激发问题,于1970年提出矩张量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作用在一点上等效体力的一阶矩,矩张量包含了地震的辐射能量信息及有关剪切破裂成分和各项同性成分的节面方向信息。如图1所示,Aki等[2]详细介绍了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问题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柴金飞;金爱兵;高永涛;吴顺川;张院生;;基于矩张量反演的矿山突水孕育过程[J];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2 明华军;冯夏庭;张传庆;肖亚勋;;基于微震信息的硬岩新生破裂面方位特征矩张量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6期
3 明华军;冯夏庭;陈炳瑞;张传庆;;基于矩张量的深埋隧洞岩爆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4 靖洪文;李元海;许国安;陈坤福;;深埋巷道破裂围岩位移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6 谢和平;矿山岩体力学及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召祥;;重庆永川煤矿煤岩热物性参数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5期
2 宋朝阳;纪洪广;孙利辉;;高地应力深立井井筒围岩应力演化与变形规律及支护分析[J];煤炭工程;2016年10期
3 蒋敬平;黄庆显;魏夕合;杨战标;;深井软岩巷道高强全锚注支护机理与技术应用[J];煤矿安全;2016年10期
4 郭东明;侯健;吴尚;李铁;王成刚;;火成岩侵蚀复合顶板煤巷支护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5 张海磊;邓青林;侯俊;赵国彦;雷明礼;;单轴拉伸作用下岩石裂隙起裂扩展的数值模拟[J];黄金;2016年10期
6 杨润强;严鹏;卢文波;陈明;王高辉;;深部地层地应力水平与爆破振动频率特征的相关性[J];工程爆破;2016年05期
7 SUN XiaoMing;XU HuiChen;ZHENG LianGe;HE ManChao;GONG WeiLi;;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rockburst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6年10期
8 宋宗武;;锚杆预紧力对深井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6年09期
9 付明明;陈善昌;张英华;黄志安;肖善林;;大断面交岔点综合机械化快速掘支成巷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9期
10 范庆;;红旗铁矿老露天坑和渗流场对井下开采稳定性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华军;冯夏庭;陈炳瑞;张传庆;;基于矩张量的深埋隧洞岩爆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2 陈炳瑞;冯夏庭;曾雄辉;肖亚勋;张照太;明华军;丰光亮;;深埋隧洞TBM掘进微震实时监测与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3 张传庆;冯夏庭;周辉;张春生;吴世勇;;深部试验隧洞围岩脆性破坏及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4 陈炳瑞;冯夏庭;李庶林;袁节平;徐速超;;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微震源分层定位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黄书岭;冯夏庭;张传庆;;脆性岩石广义多轴应变能强度准则及试验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6 张传庆;周辉;冯夏庭;;基于破坏接近度的岩土工程稳定性评价[J];岩土力学;2007年05期
7 杨健,王连俊;岩爆机理声发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0期
8 许国安,靖洪文;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智能预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姜耀东,赵毅鑫,刘文岗,李琦;深部开采中巷道底鼓问题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4期
10 潘一山,李忠华,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积平;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1期
2 董积平;1995年7月9日青海共和5.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J];高原地震;1996年04期
3 В.И.Мельникова;Н.А.Радзиминович;梁金仓;张文孝;;1991~1996年贝加尔地区地震的震源机制[J];世界地震译丛;2000年04期
4 谢智,刘尧兴,胡卫建,谢健健,马俊林,赵晖;河南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3期
5 张萍,蒋秀琴,高艳玲,谷光裕,吴野;解析计算法与吴尔夫网投影法求解震源机制结果比较[J];地震;2003年04期
6 张宏志,刁桂苓,赵英萍,宿中南,孙静华,史苏华,杜迎春;张北地区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J];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03期
7 康英,杨选,吕金水,陈杏,陈贵美;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J];中国地震;2005年03期
8 Yih-Min Wu;Chien-Hsin Chang;Ya-Ju Hsu;李洁波;;用遗传算法确定台湾地震的震源机制[J];世界地震译丛;2008年06期
9 魏柏林;下降岩石圈板块的震源机制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J];华南地震;1981年00期
10 花笼靖;中西一郎;森谷武男;笠原稔;金能均;;根据长周期地震波确定近震震源机制[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吉;秦建业;;缅甸弧及其周围地区的震源机制和现代应力场[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成瑾;涂毅敏;;京西北地区的微震震源机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刁桂苓;王俊国;张宏志;;震源机制一致性的预测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4 刁桂苓;聂小红;龙海英;高国英;王海涛;;伽师序列的小地震震源机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兴才;;某些构造部位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点[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崔作舟;;震源机制与地应力测量[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C];1980年
7 李鸿吉;王淑贞;;青藏高原的震源机制与板块构造[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赵明;陈运泰;巩守文;王庆良;;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得到的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9 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北京地区1966年以来的震源机制和地壳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张勇;陈运泰;许力生;汪荣江;;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8:21世纪巴颜喀拉块体大震活动的动力学机制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滕艳;地震预测研究和抗震须并轨进行[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川;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李圣强;集群环境下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波形反演的准自动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郑建常;数字地震波形研究区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玉婷;汶川8.0级地震震源精确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佩;基于全波形匹配的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罗钧;川滇块体及周边现今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3年
4 黄晓萍;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重新定位以及震源机制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吴宝峰;黑龙江及邻区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赵荣涛;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余震震源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7 黄文柏;基于矩张量理论的岩石破裂声发射震源机制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8 汪贞杰;中小地震的多联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春来;1999年11月大同地震部分余震的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913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91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