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物质点强度折减法
本文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物质点强度折减法
【摘要】:采用更新拉格朗日控制方程的物质点法模拟边坡失效过程。基于广义插值物质点法以及弹塑性土体模型,提出了物质点强度折减法,并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具体步骤为:划分背景网格,确定物质点;分步加载重力以消除物质点的应力振荡,确定边坡初始应力场;折减强度参数,计算边坡塑性区分布及土体变形,确定安全系数。算例表明,物质点强度折减法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相近。同时,物质点强度折减法可采用坡顶点竖直方向的位移是否突变作为边坡失稳判据。此外,利用物质点强度折减法还发现,在某一折减系数下,即使塑性区贯通,边坡仍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立即发生位移突变,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物质点法 强度折减 边坡 安全系数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等。极限平衡方法考虑了土的强度特性,但未考虑土的本构关系,无法反映边坡内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与之相比,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够克服上述不足,考虑岩土体的非线性本构关系,且能考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作用效应等,因此得到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童有全;李林;;强度折减法在攀钢白云石矿山边坡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显枫;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劣化衬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既有隧道安全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水井包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付正道;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及其改进折减法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吴鑫;“三柳”高速公路典型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任俊;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强度折减法研究及程序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饶晨曦;基于离散单元强度折减法的矿山顺层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8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袁灿;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8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91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