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青少年饮酒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青少年饮酒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分析
【摘要】:
【作者单位】: 天津市安宁医院;
【关键词】: 饮酒 教育 方法 青少年
【分类号】:G78;C913.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青少年危害健康的饮酒行为报告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不容乐观[1]。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物质依赖等危险行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2]。本文旨在考察青少年危害健康饮酒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1对象与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天津市所属的高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江平,马迎华,陈虹,陈晶琦,宋逸,余小鸣,张冰,斯颀,籍红;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现状(一)——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2 陶芳标,高茗,马淑芳,李婉,张金霞,王敏,苏普玉;13岁前吸烟饮酒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3 周月芳,罗春燕,彭宁宁,高根娣,朱蔚;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二)——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J];中国校医;2003年02期
4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5 刘华;姚云;朱相华;张鹏;;酒依赖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坤;界首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报告[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谷永彬;陈曦;金莲梅;庄菱;汪方华;王雷;;安徽省阜南县中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3 张吟竹;张吟梅;;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4 黎雪梅;况利;陈建梅;;女性暴力犯罪与非暴力犯罪人格特征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8年11期
5 陈莲花,李跃先;急诊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3年09期
6 张媚;王金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干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8期
7 胡伟明;姜雪芳;;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8年08期
8 仇凤琴,黄永兰,孙文英;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4期
9 何守森;汪翼;孙宗花;倪晨曦;周亚平;李燕;;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的编制及其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5期
10 蔡尔慧;叶丹彦;蔡绍先;王德全;陈玮莹;李克;;青少年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3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炳伦;胡岱梅;李仁军;;关于网瘾争论的几个问题——网瘾不是社会病、思想病或素质病[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秦娟;;青少年抑郁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2014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守森;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量表编制及其信度效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吴静;青少年性健康行为形成的早期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桂荣;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晋丹;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策略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然;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饮酒与酒后伤害危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冯东林;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琼;神经症、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特点及患者与父母间家庭功能的知觉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哲;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早期危险因素及执行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高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单旭征;学生、家长及教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态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孙倩莱;益阳市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发源,陶芳标;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卓东炳 ,许勤伟 ,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2年01期
3 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08期
4 刘衔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年犯罪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5 韦湘;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6 蔡建红;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3期
7 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8 杨晓东,赵玉萍 ,唐济生 ,赵贵芳;私立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9 赵光国,曾昭祥 ,郭军;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付慧鹏,霍军,于俊丽,胡海涛,刘娜;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沛,胡利人;青年个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3期
2 谢红;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小学生创造力态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李玉欣,赛音朝格图,张艳敏,郭艳梅,白淑英;汉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4 史莲萍,寇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5 黄朝云,章军建,任善玲;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6 陈苏娥;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7 黄柳开;陈书人;莫月霞;;中学生自卑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8 王国宁;戴秀英;李赓;潘淑均;刘英华;李璐;;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关系的探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高明;;父母养育方式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0 郑剑虹;何承林;;大学生的政治观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业光;;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在中国的应用[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2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黄朝云;章军建;;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5 孟馥;梅竹;付晓燕;陶香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伟;林崇光;包爱俩;;温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王丽颖;杨蕴萍;;父母养育方式对焦虑谱系障碍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丽;吴继霞;;大学生主体性人格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裴秀英;肖祖芬;;父母养育方式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昌;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2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友焕;女大学生自爱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孔维蕾;男性青少年犯罪者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特点初探[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杨帆;中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关系[D];中南大学;2008年
7 倪芳;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高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袁素瑛;中专生推理能力、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潘利华;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9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59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