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本文关键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成人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与探索 成人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成人学习 教育工作者 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目标
【摘要】:培养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和媒介,依托一定的教育理论而建立,给教育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的依据,体现的是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本文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现行培养模式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总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成人教育实践的影响,在总结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对策,希望能够给我国今后成人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启迪。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与探索 成人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成人学习 教育工作者 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目标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简析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中国特色较浓的概念,最早是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使用。现阶段,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主要由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试谈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成人教育;1982年01期
2 汪彦伟;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考察组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反映[J];成人教育;1982年02期
3 李冀;;把高等学校办成实现“两个文明”的基地[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4 于信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5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S1期
6 文育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7 卞继昌;;成人高等教育要讲求经济效果[J];成人教育;1983年01期
8 宋源;;我国成人教育的若干新情况[J];成人教育;1983年02期
9 夏德清;;陶行知与重庆社会大学[J];成人教育;1983年02期
10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重点课题计划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民璋;;对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李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师范学校应起示范作用[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3 丁立锦;和温;;自学考试教育前景展望[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姜虹成;;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谭国民;孙诚;张蕾;鲁永艳;;包装工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皓;尹常治;;创新设计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慧敏;赵文亮;;面向21世纪的工程图学教育[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邵炳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国民 孙诚 张蕾 鲁永艳;论我国包装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边江;服务地方经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刘玉;辽宁首届高职毕业生“走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高职高专: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成长的摇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焦新;我国将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邓步来;合并组建重庆冶金成人学院[N];重庆日报;2000年
7 李燕铭;高职高专教改全面启动[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朱文琴 苗家生 戴自更 郭扶庚;各地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谈话》[N];光明日报;2000年
9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山东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杨春喜;如何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列富;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永红;新世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及发展思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巍;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鲁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美德三国法律教育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竭艳丽;台湾、内地九年一贯数学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姜秀珠;新世纪小学教师素质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卫花;21世纪中国成人高教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01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60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