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弱化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弱化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 弱化现象 对策研究 乡村生活 中国乡村教育 子女教育 家庭教育 短视行为 农村经济
【摘要】:文章通过对乡村农民教育的缺失、滞后与弱化现象进行不同侧面的剖析,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相关的预期假设,阐述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质问题在于加强乡村农民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改变乡村病态的人文、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 弱化现象 对策研究 乡村生活 中国乡村教育 子女教育 家庭教育 短视行为 农村经济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一、乡村农民教育的弱化现象所谓乡村农民教育的弱化现象,是指由于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开门见山的一段话,至今令人深思:“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的触角难以深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举;全省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2 ;巢湖行署召开全区农民教育工作会议[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3 王炳万;重视农民教育 办好农民教育[J];江西教育;1980年03期
4 ;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5期
5 臧伯平;;积极发展农民教育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斗争[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6 ;切实抓好农民技术教育这件大事[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7 党楚文;;努力发展农民教育事业[J];湖南教育;1980年04期
8 蒋先龙;;南县农民业余教育有新发展[J];湖南教育;1980年08期
9 ;加强领导,开展农村扫盲工作[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8期
10 ;一个山区公社的青少年夜校——休宁县江潭公社农民教育调查[J];安徽教育;198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认真贯彻新《土地管理法》 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步伐[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洪绂曾;;前言[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3 ;北京市农民教育战略研究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4 王有年;李华;;北京市农民教育的途径及对策研究[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5 王振如;宋丽润;;农业现代化和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管理体系的研究[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6 ;北京市农民教育战略研究课题组[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7 何建斌;;21世纪初中国农业推广教育的电视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张德平;;卧薪尝胆寻富路 齐心协力奔小康[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陈瑞洁;;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倾力服务三峡工程[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胡凤英;;理解“重中之重”中的农村成人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为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英才;武将台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曹伟庆 曾毓琳;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深秋登场[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任芳;四川农田水利:何时丰水又沃田?[N];经济日报;2000年
4 ;我国农业远程教学有特色[N];科技日报;2000年
5 ;发展农业远程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N];人民日报;2000年
6 郭群星 李君郁 齐小英;咸阳万人工作队入户抓教育[N];陕西日报;2000年
7 ;积极探索农民教育新方法[N];陕西日报;2000年
8 冯金涛 邹建丰 朱新法;农民住宅与城市小区没有区别[N];新华日报;2000年
9 朱安军 王治;浦北县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0年
10 记者 春鹤;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峻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若焱;芜湖城乡交接带农村聚落转型——调查·研究·实践[D];清华大学;2003年
2 乔秀柏;天津市农业教育状况与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倪烈宗;价值多元与学习社会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丽娜;大连市乡镇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与布局[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梅;云南“绿色证书”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琦;晏阳初乡村教育实践的现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敏;城市化区域农民教育培训的创新和发展探析[D];浙江大学;2005年
8 田维君;农民教育与全面小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燕;三峡重庆库区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裴斐;北京农村信用社与京郊民间投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2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68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