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投稿要求
《电影艺术》投稿要求
年10月28日创刊于北京,时名《中国电影》,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期刊简介
历史
电影艺术[1]创刊时,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陈荒煤主持全面工作,著名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黄钢、程季华、贾霁、钟惦棐为编委会成员。1957年,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前身)成立,《中国电影》划归其领导。1959年7月《中国电影》和《国际电影》合并改刊为《电影艺术》(单月刊)。1990年,《电影艺术》由单月刊改为双月刊。
主编
《电影艺术》先后由蔡楚生、于敏、秦裕权、郭维、王人殷等著名电影艺术家、评论家担任主编,现任主编为吴冠平博士,负责杂志社的全面工作。
宗旨
50多年来,《电影艺术》秉持学术性、信息性和典藏性,始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最前沿,以研究中国电影为本,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动向,全面、专业地描述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及理论轨迹,并及时展现中国电影的最新成就及创作经验,研究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史料,深入挖掘世界电影背后的思想/文化。
肉容
杂志内容涉及影视编导、摄影、录音、美术、表演、剪辑各门类以及纪录片、动画片、国内外电影美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在学术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以严谨的学风、鲜明的观点、深厚的内容,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成就本刊的一贯学术品位,是进入影视界必读的专业杂志。
收录
《电影艺术》以其在电影学术领域的专业性、权威性,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重要高校列为核心引文期刊,是高校影视学术评价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重要学术文摘杂志的目标刊物。
活动
2006年,在《电影艺术》创刊50周年之际,《电影艺术》推出全新品牌栏目“华语青年影像论坛”。论坛是电影艺术杂志社在全力支持中国电影学术理论建设之外,新开拓出的更切实有效的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战项目。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主体活动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现主要包括论坛开闭幕式、论坛系列峰会、北京电影计划融资会、华语青年影像展等五大环节。论坛自始至终都在观照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和发掘,推介华语电影新人,鼓励华语原创作品,为中国电影凝聚更具国际性的新鲜创作力量,并促成更有效的人才建设机制。此外,《电影艺术》沿袭着关注电影本体、关注国内电影、开办研讨会的传统,每年都将召开若干次新片观摩座谈会、学术研讨会,是电影界最活跃的学术媒体,也是了解中国影人、影事、学术研究最新动态的重要窗口。
栏目
电影艺术设有:特稿、电影批评、访谈录、长短辑、纪录片专题、理论研究、影史探问、人物、视与听、书城随笔、业界资讯等栏目。[2]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条理顺畅;论据充分,数据可靠;以1万字为限,欢迎短稿。
2.作者必须保证来稿的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且未曾在任何报刊等各种出版物以及网络发表,由此引起的任何版权纠纷,与本 杂志及网站无关。
3.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编辑有权对拟用文稿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删节,对图表等有权按规范、标准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笔耕文化传播,必要时退作者进行修改。凡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申明。
4.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所有稿件请作者自留备份,恕不退稿。
5.地址:北三环东路22号中国电影家协会910,邮编:100013[3]
本文编号: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guanqikan/beidahexin/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