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197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发布时间:2017-10-14 10:36

  本文关键词: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197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更多相关文章: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距 核密度 马尔可夫链


【摘要】:本文使用SBM-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省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以累积相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指标,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较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论文基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差异将28个省区分为"持续下降型"、"缓慢上升型"和"快速上升型"三种类型。(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差距呈扩大态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差距变小的同时表现为"三极分化"逐渐消失;中部地区差距明显;而西部地区差距则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3)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省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流动性比较低,但与高水平省区相比,低水平省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更具活跃性。稳态分布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格局,"极化"现象较难发生。
【作者单位】: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距 核密度 马尔可夫链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编号:12YJC790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24;F326.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素的产出效率,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确保粮食稳途径。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粮食全要素生产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率展开研究。其中,魏丹、肖红波及闵锐等先后基率则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虽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2 陈晓峰;1978—1991年中国生产率之评价[J];管理世界;1993年06期

3 金钰;;服务业生产率零增长之谜[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4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5 郑唯唯;郭鹏;;纺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测算法[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6 石慧;孟令杰;;中国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敏;赵彦云;;全要素生产率的Levinsohn-Petrin半参方法的测算和比较研究:1999-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J];统计教育;2010年04期

8 许海平;王岳龙;;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9 彭文强;赵凯;;我国碳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冯海发;关于农业总生产率权数的计算[J];统计研究;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王玲;涂勤;;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6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in S. Feldstein邋实习生 白杰;收入,生产率,哪个增长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3 程海东;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经济再十年[N];解放日报;2011年

6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展望激流涌动的亚洲经济[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徐翼;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还有距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中国的比较优势哪里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萍;异质性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建森;中国制造业企业IT投资对生产率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郭悦;产业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巩崇一;我国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常建新;企业要素错配、技术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D];西北大学;2015年

10 田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文娇;基于环境视角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源;要素配置扭曲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D];复旦大学;2014年

3 梁盼盼;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白婧;低碳约束下甘肃省工业行业生产率动态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5 张晓丽;信息技术是否提高了我国生产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贾秀华;我国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罗丹;出口对生产率及创新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5年

8 周伟;中国服务业分工深化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咏;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小企业投资绩效评价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魏梦茹;宏观经济政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03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